刚察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4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委办公室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刚察县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充分发挥“一把手”的关键作用,坚持严字当头,把从严要求落到实处,全县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预”字当头,精心谋划设计。按照省州委对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县委迅速行动,及早着手,高起点谋划设计。动手早,按照州委“三个先行一步”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委蹲点调研、各级领导干部联点帮扶等活动,认真听取、梳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了矛盾纠纷库、问题困难库、意见建议库;谋划细,及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督导组及办公机构,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方案》、“六个分类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并细化编印活动流程图、进度安排表,为顺利有序推进活动开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带”字当先,示范引领活动。县委注重发挥县委常委会和“一把手”两个作用,示范引领,推动活动。注重发挥县委常委会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做到标准更高一些、要求更严一些,先后举办7次集中封闭学习会,3次专题讨论会,2次调研交流会;安排13名常委联系32个联系点,蹲点调研78天,征求意见建议564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问题53件,协调解决有关项目22项;查摆梳理“四风”问题31条,各常委共查摆“四风”问题165条,人均达到13条;安排16名县级领导,重点围绕“三大经济板块”建设和教育、卫生、城镇管理、社会治安等群众急切盼望解决的10个方面突出问题开展领题调研,并形成有针对性、指导性的高质量调研报告,做到即知即改、立改立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注重发挥“一把手”的关键作用,适时召开了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阶段性推进会暨“一把手”工作会,对进一步发挥好“一把手”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导各级“一把手”发挥表率作用,做到学习先一步、剖析深一层、实践高一着,形成了上级带头、领导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
“实”字为本,加强学习教育。全县各参学单位把解决好“总开关”问题作为基本前提,通过学习固本培元,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做到内容上求实,结合实际编印了《刚察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刚察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知识100问(口袋书)》等学习资料和藏汉双语、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内容涵盖教育实践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维护社会稳定、群众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刚察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综合宣传册》,制作了藏汉双语版《法制宣传光碟》等宣传资料,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农牧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标准上求严,以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学习规定篇目,累计开展集中学习875次、讨论交流164次、领导导读149次、警示教育83次、观看教育影片140场次,组织党员干部赴原子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580余人次,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99期、知识竞赛30余场次,邀请专家辅导47次、送教上门2032人次,应知应会知识测试836人次、均分达到97分以上,人均完成读书笔记2.2万字、心得体会3篇以上,党员参学率、教育培训面达到100%;累计发放各类学习资料近万份、宣传材料七千余份,宣传教育光碟两千余套;在中央、省州各级网站、报刊杂志刊登相关动态信息39篇,青海电视台播放特色经验做法2条。
“查”字为重,创新“四库”管理。各参学单位坚持广开言路,开门纳谏,运用自己找、上级点、群众提、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认真查找“四风”在班子、个人身上的表现。开辟五种途径,即各级干部下基层面对面征求意见、召开各层次座谈会、设立实体征求意见箱、开通专用电话和电子邮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广开言路、开门纳谏,累计走访群众1.6万余人次,召开各层次座谈会120场次,征求各类意见建议1789余条。推行“四库”管理,在前期建立矛盾纠纷库、问题困难库、意见建议库“三库”的基础上,新建了“四风”问题库,明确责任单位、领导和具体整改措施,实行一事一表、限时办结、督办销号、动态管理。累计查摆各类问题648条,其中纳入矛盾纠纷库160条,问题困难库69条,意见建议库91条,“四风”问题库328条。现已整改178条,其中“四风”问题90条。
“严”字为准,强化督查指导。县委从一开始就牢牢把握住从严的标准与导向,严格落实“五个不放过”要求,抓住“一把手”和解决突出问题“两个关键”,全程督导各乡镇、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并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建议,做到了从严把关、从严要求。活动中,省州联县领导及省州委督导组多次深入我县,认真履职,给予了非常有效的指导,保证了活动不偏不空不虚,不走过场。同时,认真开展全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回头看”工作,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放在首位,把聚焦“四风”作为关键,围绕“四看”,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限时整改,并进行“补课”强化,确保工作实效。
撰稿:侯念农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