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四项举措促进农牧区劳动力有序转移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4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委办公室
今年以来,刚察县努力完善劳动力培训机制,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推动农牧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由简单劳动型向技能型转移,着力改善农牧民劳动力欠缺技能,收入偏低的现状。截至目前,共成功举办掐丝唐卡、玛尼石刻、汽车维修、现代高效养殖等青年技能培训班8期,培训农牧民青年300人次。
一是部门联动完善体系。农牧民技能培训工作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系统性不强的局面,由县农牧科技扶贫开发局、县就业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文化馆等多部门联合实施,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发动,使农牧民群众了解掌握培训信息,积极参加培训,同时,不断扩大培训的规模、严格培训的管理,将培训工作与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按照“培训一人扶持一户”的原则,积极招录农牧业村贫困农牧民、失地农牧民、初中、高中毕业生、游牧民定居小区无业妇女等人员参加培训,确保亟待培训人员接受技能培训。
二是精挑细选培训科目。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依托高原海滨藏城建设、百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邀请有关方面专业人员运用藏汉语言讲解,并通过现场演示,对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嘛呢石刻、标本制作、藏餐烹饪、氆氇毯刺绣、汽车驾驶、机动车维修、民族歌舞、创业培训、科学养殖技术、机械剪毛、畜疫防治等内容,的培训班,确保参训人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三是发挥效能强化师资。针对农牧民技能培训专业教师缺乏的实际,采取多种措施从省内外聘用专业教师强化师资力量,并借助社会培训机构力量开展培训工作。针对培训中存在农牧民群众汉语不强的实际,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制定双语教学大纲,配备双语教师为学员授课,确保培训质量。
四是完善服务落实保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对所有参训人员进行后期跟踪服务,加强培训人员的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服务,及时发布适合农牧民群众的岗位信息,结合学员所学内容,通过与县内外企事业单位沟通对接,积极为培训学员找出路。针对部分学员自主创业无资金的实际困难,采取政府扶持、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为有能力、符合标准的农牧民群众创业提供支持。
撰稿:侯念农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