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积极探索村级互助幸福院建设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4日 消息来源:县民政局

  近年来,刚察县始终把办好村级敬老院当作促进社会和谐和落实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县农牧区村级敬老院因建设规模、配套设施、内部管理、服务人员配置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发展形式较为缓慢。为此,刚察县民政局在省、州民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选址在水、电、路相对便利的伊克乌兰乡角什科寺麻乃康附近建起了全县乃至全州一流的村级敬老院——伊克乌兰乡角什科村级敬老院,并积极探索出将农村幸福院与村级敬老院合建的新模式,通过整合服务设施,规范管理服务,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服务水平,使敬老院硬件设施得到大幅度提高,逐步将村级敬老院建成了一所集居住、生活、娱乐为一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养老机构,实现了农村留守老人、独居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通过使孤寡老人老有所养,享受到晚年的天伦之乐,使党和政府的关怀在基层得到了体现。
  该院初建于2011年6月,建筑总面积9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60万元,设置床位80个,常年入住供养五保老人和孤寡老人26人,季节性入住供养44人,工作人员 5人。与角什科贡麻村互助幸福院合建后,又投入资金6万元,增设床位10张,添置了被褥、炉子等一些生活必需品外,还配备了电视、VCD、藏文报刊杂志等物品,使敬老院的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入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目前,角什科村级敬老院入住老人86人,其中:孤寡老人30人、五保户13人、低保12人、贫困户31人结合村情、院情实际,积极探索将角什科村级敬老院和角什科互助幸福院合建的模式,将角什科互助幸福院纳入敬老院,实行统一管理。并将互助幸福院形成的“优帮差、富帮穷、大帮小”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应用到敬老院管理当中。
州、县民政部门和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把关心五保老人,关注弱势群体作为开展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重视敬老院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是日常卫生、安全管理,还是五保老人的生活起居、生病就医,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到敬老院看望院民和了解生活所需,对存在问题指派专人协助进行逐一解决;社会人士也积极参与,该乡残联、妇联、团委、卫生院等都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助残敬老活动,和这些老人谈心、给他们表演节目、洗衣服、剪指甲、理发等,在全县形成了尊老敬老的好风气。2013年10月,省民政厅授予角什科敬老院为星级敬老院。
撰稿:郭守平 孙霞 编辑:马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