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有新变化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31日 消息来源:县创建办

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致力于基层民生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打造和谐幸福牧区为切入点,大力倡导科学致富、文明生活的发展模式,使全乡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是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转变牧业生产方式的核心内容。过去,伊克乌兰乡的牧民群众守着一个信条,那就是牲畜越多越富。靠数量扩张发展畜牧业,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放牧、不建设,结果牲畜质量差、效益低,草场退化,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乡党委、政府紧密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确定了十年发展规划第一个目标,即通过十年时间转变牧民生产方式,每年评选科技养殖大户给予饲草料奖励等多种措施提高牧民群众对科技兴牧、科技致富的认识,努力提高牧民群众的科学技术素质,在具体工作中狠抓养殖小区、良种繁育、畜群畜种结构调整、饲养方式转变、改良草场和以暖棚为中心的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现建成科技示范基地6个,科技示范户70户,奖励饲草料20吨,基本形成了以科技促牧、以科技兴牧的良好局面。 
  二是把壮大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伊克乌兰乡结合实际,成立了牛羊育肥销售、嘛呢石刻、掐丝唐卡制作销售等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合作社以“党小组+合作社+牧户”的新型产业经营模式,把党小组政治上的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经济上的优势合二为一,使合作社经济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牧民群众得到实惠,呈现出了党建和经济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合作社人均收入达到12380元,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示范效应,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
 三是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如今在伊克乌兰乡看农牧民的生活质量,一看生火呛不呛,二看厕所脏不脏,三看环境美不美。近年来,伊克乌兰乡对辖区内的1386户牧户积极开展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新建住房121套,道路硬化建设32.11公里,实施了117.82万元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616.6万元的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项目和15万元的寺院垃圾处理厂3座,并在各村栽植了柳树等绿化树种4000多株。各村党支部加强孝亲敬老、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知法守礼、健康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引导牧民群众移风易俗,向现代生活方式靠拢。
撰稿:付燕燕  裴彩霞 编辑: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