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湟鱼游刚察 解密湟鱼古今史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5日 消息来源:县新闻中心

湟鱼,学名裸鲤。体长形、稍侧扁,头锥形,口呈马蹄,唇狭窄、无须,身体无鳞,故称裸鲤。



满河湟鱼的沙柳河

特殊地理环境原因,湟鱼脱去身上的鳞,变成无鳞水鱼,在青海湖里繁衍栖息,成为青海湖特有的鱼种。湟鱼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耐盐和碱的鱼,但它们却是淡水鱼。由于湖水很冷,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十年才能长一斤,若不加以控制捕捞行为,将导致湟鱼资源枯竭,青海湖也将成为死湖。为此,国家将湟鱼列为了保护动物,近数十年的封湖令、刚察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环湖民族的传统放生与生态保护意识的践行等一系列行动,保证了越来越多的湟鱼能从这里出发,去往产卵地,给青海湖湟鱼暗淡的生存前景带来了无限生机。

   每年夏季六、七月份是湟鱼繁殖季节,也是观鱼的最佳时节。为了繁衍后代,湟鱼只能选择一趟艰苦的跋涉。盛夏之际,它们密集成群,溯河洄游刚察境内的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受精排卵。通过浅滩时,背鳍露出水面。恰似千帆竞发,最终在适宜的产卵地方形成数十里河道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真可谓是生命演绎的奇迹。

   素有美人鱼之称的青海湖裸鲤仅在哈尔盖河;沙柳河则盛产白唇墨鱼;布哈河的裸鲤大多脊背显黄或通体呈黄金色,腹部发白,名曰龙鱼;吉尔孟河裸鲤与布哈河极相似,但其背略灰,称之为青海青;泉吉河裸鲤背部分布密集圆点状,类似飞舞彩蝶般花斑,且两侧有大小不一,名曰黑脊彩斑鱼


哈尔盖河的“黑美人鱼”

沙柳河的“白唇墨鱼”

布哈河的“金龙鱼”

吉尔孟河的“青海青”

泉吉河的“黑脊彩斑鱼”

这种博大的母爱之河,成为刚察草原上一道靓丽而神奇的景观。为保护湟鱼资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关爱渔业资源的良好风尚。刚察县委、县政府每年在此期间都要在沙柳河畔举行青海湖观鱼放生节

(内容参考网络)

 
撰稿:贡宝东智 摄影:贡宝东智 编辑:马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