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致富的“领头羊”
——记伊克乌兰乡角什科贡麻村支部书记 扎保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消息来源:县新闻中心、伊克乌兰乡

 

图为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扎保。


 

图为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扎保。

扎保,家庭人口共4人,居住在角什科贡麻村一社,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100平方米,有家庭轿车1辆,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3.2万元,现任该村支部书记。扎保深知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一心一意带领群众找出路,谋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牧民群众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伊克乌兰乡角什科贡麻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气候条件差,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群众靠天吃饭,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较大,2001年底全村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0.79元,其中贫困牧民人均收入只有789元,被列入全州绝对贫困村。如今,在扎保的带领下,这个开门只见山、抬脚便是坎,抬头只见一线天的牧区小山村,家里用上了“自来水”,村里通上了等级公路,屋里拉上了照明电,腰里别上了手机,群众生活富裕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每当谈起这些,村民们都无不感慨地说:“主要是我们有一个心系群众的好支书。”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 2005年,深得牧民群众信任的扎保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便挑起了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2011年,他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里的带头人,他想,要想改变全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必须通过争取项目来加快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自上任后,他就带领村班子成员到县有关部门跑项目争取资金,经过努力,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2006年角什科贡麻村被列为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村。项目的落实让扎保书记看到了发展致富的希望。为了实施好该项目,他动员群众加大基础投入,落实项目自筹资金24.06万元,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同时,他通过村民大会慎重推选贫困户,接受群众监督,这种一改往日村里大小事由村干部说了算的做法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这期间,为进一步实施好项目,节约开支,减轻群众负担,他积极做群众的工作,动员村民们参加项目建设。在近几年实施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先后在角什科贡麻村修建乡村主干线道路21公里,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铺设用水管道5.6公里,保温式水井1眼,土井37眼,基本解决了全村群众饮水难问题;修建砖木结构暖棚1549240平方米,建成围栏草场13.86万亩,购置生产母畜1549只,购置手扶拖拉机2台,机械剪毛机2台,引进种公牛30头,通过灭鼠、灭虫、补播、围栏封育等措施,加强了退化草场的治理,使草场退化速度和程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全村暖棚覆盖率达到了90.6%, 82.3%的牧户达到了“五配套”要求,全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确保全村经济、社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他首先率领村两委会一班人认真研究、制定出了一系列新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村级内部管理,并将有关制定内容补充完善到《村规民约》当中。号召全村群众遵守新规定,不提倡节日期间村民之间相互拿礼品拜访;不提倡婚事大操大办;不提倡村民参与赌博、迷信活动;不提倡村民抽烟喝酒。在扎保书记的他带头下,村里抽烟喝酒的不见了,玩赌博的没有了,拎着大包小包串门少了,通过一年的努力,村里的风气转变了,全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狠抓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的同时,他关心全村的牛羊育肥业的发展。通过认真分析,扎保书记看到只有大力发展舍饲育肥业,才能带动全村群众发家致富。于是,他决定带领全村群众搞舍饲育肥。为了用实际行动来说服家人,扎保书记带领村级一班人主动承担起了群众在育肥活动的引导服务职能,积极配合乡政府采取乡村集体联保的方式,每年从金融部门为群众联系落实牛羊育肥贷款200余万元,大力引导和支持群众走育肥增收的路子。在他和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全村的大多数群众先后参与了牛羊育肥活动,涌现出了扎保书记为带头的20余户育肥典型户。牛羊育肥现已逐步成为了角什科贡麻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经。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牛羊育肥的不断发展,使角什科贡麻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加快村里人共同致富的步伐,在2005年至2010年间,扎保书记为帮扶生病牧户看病,家庭经济困难和牧民建房及群众拉网围栏等,为阿吾加、增巴等57户牧民无息借款共计363913元。为贫困户日洛、才木多,残疾人公保加、斗拉等43户牧民和僧侣捐赠现金和物资累计10万元。2015年帮扶6名学生,帮扶资金每人每月600元;利用修建定居房之际,吸纳劳力20余人,人均9000元;利用掐丝唐卡和玛尼石刻的制作,帮扶17家,人均收入12000元。六年来,每逢节日期间,他共为24户贫困户每户送去青油5斤,面粉2袋。2008年,为使该村贫困户早日住上新房,在县重建家园项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扎保为该村8户贫困户垫付修建资金9万元。此外,他还向上级民政部门积极争取到价值2000余元的救助款物,为全村的贫困户给予了有力的扶持,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扎保书记看到村里大多数群众富裕后,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扶贫开发。2006年的扶贫开发项目中,他和村班子领导协商将1549优良生产母分给村里的贫困户,并派村里懂技术的人员指导他们发展。2009,他发挥头脑灵、信息广的优势,带头跑市场、找客商,为全村玛尼石刻技术培训与产品销售寻求合作的商机,注册“扎木尔”石刻商标1个,组织31户贫困户打造玛尼石刻旅游品牌,带动全村脱贫致富,年人均收入达7000元。2009年,组建牛羊毛销售专业合作社,2010年合作社组织全村农牧民群众销售羊毛21吨、牛毛3吨,收入达19.2万元,比去年增收0.84万元,截至目前,组织村里闲散劳动力30人,先后培训为期7天的培训共4期,培训人次达108人次,初步销售收入达4.8万余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集体经济压力。据统计,截至目前,该村组织320人闲散劳力采挖药材、蘑菇收入达89万余元;2010年由村“两委”会出资培训经纪人2名,由经纪人组织20余人的施工队实施本村游牧民定居房屋建设39间,人均收入达0.55万余元;截至目前本村外出从事建筑、农牧、商业等务工人员达121人,人均收入0.34万元。2010年,扎保书记以个人名义为玉树灾区捐赠面粉、糌粑等物资折合人民币5500元;2010年,在扎保的带领下,全村干部、党员、群众积极为玉树灾区捐款人民币9.4万元,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达6万余元,共计15.4万余元。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966.58,群众普遍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

扎保在担任角什科贡麻村支部书记期间,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力地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使全村的村风、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全村也由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全乡的先进村,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扎保书记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2009年至2010年,他连续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村干部。群众深信在村党支部书记扎保的带领下,角什科贡麻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撰稿:王进玉 马成刚 摄影:马成刚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