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河镇努力创建“双语”和谐乡镇
沙柳河镇整体提升基层干部“双语”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制度,改进基层干部“双语”培训方式,努力创建“双语”和谐乡镇。优化培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针对镇党校培训设备简陋、单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现状,逐步配套完善镇党校培训设施,满足干部多层次、多形式和灵活性、趣味性的“双语”学习培训需求。一方面,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改善党校“主阵地”面貌,使镇党校这一“主阵地”成为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的大阵地、好场所;另一方面,多方协调,积极争取上级对口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尽可能为镇党校配备配全教学器材,使党校教学设施满足整体工作需求,使干部“双语”学习培训更具时代性、充满信息化、体现科学性、实现规范化,真正为开展干部“双语”学习培训提供优质保障。配好专职力量、提升教学水平,从提高待遇标准、健全用人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探索,通过招聘、选聘和下派、挂职等方式,把那些“双语”教学水平高、工作经验长、吃苦耐劳的干部安排到镇党校任教,充实镇党校“双语”教师,采取“以老带新、以民带汉、以熟带生”措施,面对面指导、帮教,巩固听读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双语”教学水平。编制简易教材、调动学习兴趣,编制一些干部一看易懂、一学易会、一记易用的日常交流语言学习读本,帮助干部破解“双语”学习中的看不懂、学不会、记不住、用不好的难题。同时,由“书本学”变“实践学”,坚持把双语学习与群众的日常交流结合起来,把干部选派到农牧区一线进行实地锻炼,在实践中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提供经费保障、增强工作后劲,结合自身财政实力现状,针对培训经费需求,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和支出一部分培训经费。按照培训任务、培训层次,制定经费保障机制,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定期全额给予专项补助,确保培训经费充足、保障到位。通过优质培训,使基层干部的“双语”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真正达到突破语言障碍、开展农牧区工作不需要翻译的目的,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带去更多的幸福、提供优质的服务。
撰稿:赵娜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