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河镇“七项举措”推进“双语”工作
近年来,沙柳河镇为切实提高广大基层干部职工“双语”水平,按照“常学不止、常考不断、常抓不懈和强化认识、健全措施、督促落实”的原则,通过采取七项举措,着力提高基层干部听、写、读、说综合能力,努力实现基层干部在农牧区工作、生活不需要翻译的目标,从根本上提升基层干部的“双语”水平和整体素质。领导带头、先学先评,各级村党支部会议一律用汉语召开,年度考核和干部选用时,45岁以下的汉族领导干部运用藏语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简要叙述一年来的工作情况;45岁以下的藏族领导干部一律运用汉语进行述职述廉或做工作汇报。依托党校、集中培训,大力实施基层干部“双语”普及工程,选派干部到省州县党校进行系统培训;乡镇党校制定工作计划,采取“一镇一教师、一周一课堂、一日一单词、一周一句话”等形式,进一步改革创新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形式,做到天天有任务、一月一讲评、一季一检查、年终有奖惩,确保每名干部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培训。“十三五”期间,沙柳河镇举办的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61班次,累计培训干部2290余人次;镇党校开展“双语”培训225班次,累计培训干部达4200人次。驻村自学、实践提高,定期把不懂藏语的汉族干部以驻村督导员的形式统一下派到村一级工作,在帮助村级开展工作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藏语。每年选派的35名下乡驻村干部真正达到了开展农牧区工作和自学“双语”两不误、两促进的目标。灵活抓学、结对促学,建立自学制度,鼓励干部以自学为主学习“双语”,开展“双语”演讲比赛、“双语”书法比赛、情景模拟交流、每日一提示、联谊会、“双语”歌舞会、民汉干部互帮互学等多种形式的“双语”学习活动。同时,采取“一带一、一带二、一带三”等形式,将藏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结成“帮带”对子,帮助提高“双语”水平。目前,全镇结成“双语”传、帮、带对子75个,帮带基层干部116人。树立典型、表彰奖励,开展“双语”学习“十佳”标兵评选活动,每年评选15名“双语”学习成效明显、进步较大、水平较高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总结推广“双语”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认真开展“乡村干部素质工程”工作,每月组织干部运用“双语”给农牧民群众讲1至2次科技知识讲座或党课,在实践中帮助干部提高“双语”水平。提高质量、全员脱盲,将双语教育纳入基层干部文化教育范畴,提高民汉干部掌握汉语和藏语的能力与水平,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力量,设置科学实用的教学进度表,教师尽责,安排合理,考核严格,各民族干部之间展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风貌。目前,全镇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加强应用、规范管理,在选用干部时,把“双语”考核结果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双语”水平达不到要求的,不作为选用对象。分配到乡镇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须在基层一线进行锻炼,同时合理选派或分配汉族干部到村一级工作,逐年增大比例,达到民汉干部互学“双语”、共同提高语言水平的目的。
撰稿:赵发兰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