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亭 大功能 环卫工人有了“家”的感觉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9日 消息来源:县新闻中心

 

  如今的环卫之家

以前的彩钢房

岗亭内干净整洁

明亮的厨房

记者采访环卫工人

记者采访城镇管理局的副局长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夏天,烈日高照,他们最早出现在街头;寒冬,大雪覆盖,他们依旧最早出现在街头,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他们始终战斗在环卫工作第一线,为城市的净化和美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几年前,环卫工人一年四季长期在室外十分辛苦工作时,特别是在降雪频繁的冬天,很多时候他们渴了喝不上一口热水,冷了没有地方取暖。现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刚察县城管系统积极创造条件,多方筹资,人性化考虑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逐步改善一线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条件。近日,记者专访环卫工人,希望通过聆听他们的心声,让人们能够更多关注环卫工人这一群体,让他们在美丽藏城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上午九点,记者来到县城管局,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到刚察藏城按照人流量和环卫工人的密集程度,在学苑路、安居小区等地方修建了休息岗亭,从2013年至今,前后修建、购置5处环卫岗亭,目前已有6处岗亭,从以前的彩钢房转盖成了华丽的砖瓦房。我们跟随工作人员先来到了位于藏城片区的4号岗亭,在那里我们首先看到了红顶黄皮大窗户的砖房,里面的环卫工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一进门,首先看到宽敞的屋子,欧式的棕色软沙发,漂亮的配套桌凳,还有空调、全自动洗衣机、饮水机以及炉灶,几盆生机勃勃的花草摆在窗台上,柜子上还醒目的放着“先进集体”等获奖证书。闲聊中,几个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每个岗亭大概20个人,分两班全天打扫一个片区,每天除了集中打扫两次以外,全天还要进行保洁,年龄最大的有五十多岁,最小的有二十多岁,平均年龄三、四十岁,从早上五点多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忙的时候顾不上家里都是互相帮忙去接孩子之类的。之后,记者去了3号岗亭和6号岗亭,看到了不同颜色的漂亮沙发和灶台。“你们在这里的厨房做饭吗,没有岗亭的时候你们去哪里休息呢”,3号岗亭亭长说:“是啊,有了岗亭之后,有时会发米和面,或者我们搭伙做饭,一两年前每个岗亭每月发200的伙食补助,现在400元了,以前没有岗亭时,我们就去别人的铺子里暖和一下,有时店主就不高兴,有铁皮房时虽然能挡风,但外面下大雨的时候里面在下小雨,现在有了岗亭,比家里都要好,虽然在外面很辛苦,回到岗亭时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当记者问到还有什么困难没,她们笑着说到当然希望工资待遇能高一点,还有希望学校能加强教育,教导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路过的车体谅一下她们,不要从车窗往外抛垃圾,路人能理解她们,看到她们清扫马路时主动避让一下。

从岗亭出来之后,记者去了城镇管理局采访了潘副局长,了解到一些环卫大队的工作发展变化情况。一是道路清洁上的变化。城镇管理局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从以前的17条主次干道增加到至今的19条主次干道,清扫面积增加到68万平方米,卫生死角减少到45处,垃圾从13000余方减少至3340余方。二是环卫设施的配备的情况。以前未购置环卫清扫车辆,现在投资70多万配备了一辆扫路车,筹集资金计划再配备一台,减少人工清扫的工作量;财政投资200多万配备环卫休息岗亭,里面空调、洗衣机、炉灶、饮水机以及锅碗瓢盆全部配齐,既实用又温馨。三是环卫工人的人员情况。目前有环卫工人120名,公益性岗位和临聘各占一半,环卫工人享受养老保险、生育险等以及意外保险,临聘人员满一年将享受保险;享受基本休假权利以及全勤奖,还能每年享受1次免费体检;为丰富环卫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城镇管理局也不定期举行各种文体活动。

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品位的提升,离不开环卫工人的努力和付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工作,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那么,就让我们借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做一个小小的呼吁吧:请多多关注身边的“马路天使”,哪怕少扔一张废纸,我们的举手之劳,就能让他们的心情变得更加美好。

撰稿:张娜 摄影:马成刚 罗军 裴彩霞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