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领导到位 工作措施得力
刚察县县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9月23日至9月30日,刚察县分别召开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县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委、县纪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和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由组织提名、州委批准的候选人全部以高票或全票当选,县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为顺利实施我县“十三五”规划,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及早研究,超前谋划,筹备工作立足“早”。县委统筹安排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时间,全盘谋划,研究确定会议时间,确保时间相对集中,工作压茬进行。及时成立会议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研究确定会议筹备方案,制定会议的主要任务、议程,细化大会的程序、内容,并明确工作职责、会务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同时,高度重视会议各项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报告起草小组,由各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认真听取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撰写出了符合刚察实际,符合各行各业发展要求的各项大会工作报告,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领导体现“强”。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换届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州委的总体要求,对超过提名年龄界限不再提名和拟转任到人大、政协班子的干部,及早开展谈心,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切实把广大党员的思想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委的精神上来,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换届纪律规定,组织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签订《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明确要求在换届选举期间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工作环境。
注重结构,严格把关,代表委员质量“高”。县委把选好代表、委员作为开好大会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来抓,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地方组织法》和《政协章程》等有关规定和程序,成立了3个由县级领导带队的“两代表一委员”考察组,认真开展代表委员的推荐、考察和协商提名工作。根据名额、条件、分配原则、结构比例、产生程序、选举单位的划分等要求,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反复酝酿的方法,经过广泛推荐、逐级筛选,严把代表名额分配关、资格条件关、结构比例关、推选程序关,选出的代表委员都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一批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一线干部群众当选为代表委员,代表委员中工人、农牧民、专业技术人员、妇女、少数民族的比例结构均达到或超过中央和省州委的规定要求,既有广泛的代表性,又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注重程序,依法办事,人事安排合乎“规”。 县委高度重视各大班子产生过程,严格按照州委《关于认真做好2016年)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通知》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提名候选人,并经过广泛的民主推荐、县委委常委集体讨论、上报州委审批等相关程序来确定候选人。在候选人的产生过程中,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按照干部任免程序办事,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始终坚持完善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的原则配备班子,整个班子人事安排过程公开透明、风清气正,保证了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人事安排方案完全达到和实现中央、省州委的配备要求。
严密组织,精心安排,会议组织力求“细”。加强引导,及时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委员会议和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会,加强对代表、委员的引导和民主协商工作,做到“四个讲清楚”,即讲清楚有关领导班子换届的政策,讲清楚人事安排方案形成的过程,讲清楚党委人事安排意图,讲清楚提名理由。会议期间,县委主要领导亲临各代表团,与代表、委员共同讨论,作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代表委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从而确保上级党委的意图得到充分实现。同时,严格程序,分别制定下发了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换届工作流程,拟定了具体的工作细则,把每个环节工作事项都想透做细,做到每项工作、每个程序都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工作任务和责任人,使每个环节都做到工作有标准、运行有规范,充分体现换届选举工作的严肃性,确保了会议、选举和报批等程序严谨合法。
撰稿:张洪 编辑:马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