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沙柳河镇项目化推进“双语”培训
搭起干群“连心桥”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9日 消息来源: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刚察县沙柳河镇紧紧抓住民族地区“双语”能力不强这个“牛鼻子”,按照“常学不止、常考不断、常抓不懈和强化认识、健全措施、督促落实”的原则,以项目化推进的方式,着力提高基层干部听、写、读、说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基层干部的“双语”水平和整体素质。

项目领学。实现基层干部在农牧区工作、生活不需要翻译的目标,镇党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打造“双语和谐镇”,采取“一周一课堂、一日一单词、一周一句话”等形式,进一步改革创新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形式,做到天天有任务、一月一讲评、一季一检查、年终有奖惩,确保每名干部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培训。要求各级村党支部会议一律用汉语召开,年度考核和干部选用时,45岁以下的汉族领导干部运用藏语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简要叙述一年来的工作情况;45岁以下的藏族领导干部一律运用汉语进行述职述廉或做工作汇报。截至目前,共举办的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61班次,累计培训干部2290余人次。

互帮互学。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部分干部双语水平基础差、与少数民族沟通困难等问题,开展“结对子”帮学活动,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与一名或多名汉族干部互相结合,每天学习一句基本交流语句,手把手教拼写、面对面教发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强学习“双语”与群众沟通的有效性。集中学习之余,开展座谈交流、讨论会,联系当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交流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截至目前,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共结成“双语”传、帮、带对子75个,帮带基层干部186人。  

表彰激学。创新培训模式,把干部职工分为基础组、会话组和提高组3个学习小组,采取“一组一教师、一周一课堂、一日一单词、一周十句话”等方式加强学习。依托文化周和每月一活动等业余文化载体,积极开展大力开展“双语”演讲比赛、“双语”书法比赛、情景模拟交流、每日一提示、联谊会、“双语”歌舞会、等多种形式的“双语”学习娱乐活动,设置丰富的奖项和奖品,将干部职工学习“双语”的成果通过文艺节目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以此带动社会各界学习“双语”、热爱“双语”的浓厚兴趣。每年开展“双语”学习“十佳”标兵评选活动,评选15名“双语”学习成效明显、进步较大、水平较高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总结推广“双语”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

考核促学。 建立学习监督机制、抽查机制、考评奖励机制,每个党支部推选两名“双语”学习督导员,以不定期询问学习情况、季度考核、及时汇报总结思想状况等形式,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检查指导和综合考评,防止学习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确保学习井然有序。同时,将学习成绩纳入干部基本能力评定范畴,统一测评、统一考核、统一表彰,努力培养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优异的“双语”复合型人才。在选用干部时,把“双语”考核结果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双语”水平达不到要求的,不作为选用对象。分配到乡镇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须在基层一线进行锻炼,同时合理选派或分配汉族干部到村一级工作,逐年增大比例,达到民汉干部互学“双语”、共同提高语言水平的目的。

实践自学。定期把不懂藏语的汉族干部以驻村督导员的形式统一下派到村一级工作,在村“两委”成员的帮助下共同开展工作,促使汉族干部和“两委”成员在实践中学习“双语”。将“书本学”和“实践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尤其把各驻村干部结对帮扶联点牧户家庭作为交流实践的现场教学点,形成了“实用课程+情景演练+现场实践”网格式“活课程”,实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认真开展“乡村干部素质工程”,每月组织干部运用“双语”给农牧民群众讲1至2次科技知识讲座或党课,在实践中帮助干部提高“双语”水平。同时,分发县委组织部编印的《刚察县干部藏语读本》等“双语”学习资料,方便各级干部利用工作之余学习,拿着读本在家里学、在单位学、在下乡的路上学,随时随地学习,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果。目前,共发放《刚察县干部藏语读本》226本。

撰稿:张洪 编辑:马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