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孟派出所“四法”工作法解决矛盾纠纷成效好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2日 消息来源:吉尔孟派出所


图为派出所民警调处纠纷。

图为派出所民警进行回访,详细了解情况。

当前,邻里纠纷、草山纠纷、婚姻纠纷、家庭纠纷等各类纠纷已成为所接处警中比例最大的一类警情,直接影响到地区和谐稳定。近日,吉尔孟派出所针对今年以来的纠纷类警情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讨、归纳总结,提炼出了一套“纠纷类”警情处置工作法。
  亲情融化法:家庭纠纷、婚姻纠纷等因感情不和而导致的纠纷,适用以亲情融化法来解决此类纠纷大多数因日常生活琐事,长时间积累而引发的矛盾,适合用亲情的感召融化当事人来调处解决今年九月,家住吉尔孟乡日芒村牧民才某与其弟华某因草问题常年发生纠纷。派出所民警、村警通过了解,获悉此兄弟并非仅仅是因这一小块草场产生矛盾,而是琐事争吵不休。民警、村警让兄弟俩将每件小事都摆在桌面上,民警、村警为第三方当事人,互相沟通,最终用亲情的感召彻底化解了二人的纠纷。
  邻里感化法即:在处理邻里纠纷类警情时,对双方进行回访,讲明“远亲不如近邻、宽容待人”的意义,充分利用邻里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的小事情来感化双方,解开当事人心里的疙瘩,纠纷也自然而然的得以调解。今年月,家住吉尔孟乡秀脑休麻村的旦某与邻居公某因琐事连续发生纠纷。为消除两位的隔阂,民警、村警对双方进行了走访,讲明“远亲不如近邻、宽容待人”的意义。在民警、村警劝说下,两位表示今后不再发生不愉快的事。
  化敌为友法即:此种方法可以贯穿于各类纠纷中,主要是通过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今年十月,李某在修理秀脑村河道时与当地牧民才某因草山碾压发生矛盾,后才某的父亲华某用铁铲将李某手部打伤,李某用拳头将华某春脸部打伤。派出所民警、村警了解情况后,及时对双方进行劝解,分别指出了双方各自的错误,又对双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讲明“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的意义。通过大量的工作,双方握手言和。
  利益双赢法即:在处理纠纷中,公正的立场是调解成功的关键。尤其在处理重点工程建设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占地等纠纷时,既不能延误施工进程,还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今年9月17日,吉尔孟乡至秀脑村公路修建中因修建方车队碾压当地牧民群众草山双方发生纠纷,施工队工人将牧民李某、项某头部打伤。派出所民警及时介入,一方面稳控群众情绪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一方面积极与修路建设方协调落实草山碾压补偿款。经过耐心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不仅群众拿到了草山赔偿款和医疗费用,而且保证了变修路工程顺利施工,双方均得表示满意。

撰稿:吴天贵 编辑:马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