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乌兰乡落实“两个责任”做到“六抓”
今年来,伊克乌兰乡党委认真按照县委《关于全面推进向基层党委“两个主体责任”实施意见》的部署,立足于适应农牧区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畜牧发展新思路、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新要求,按照“六抓”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两个责任”。
一、抓责任落实,理清工作思路。乡党委制定了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方案,形成了“二强、三严、四全”的“234”工作新思路。即:加强领导、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严警示、严立制、严治理。空间全覆盖,不留死角;时间全覆盖,不留空挡;内容全覆盖,不留真空;程序全覆盖,不留漏洞。
二、抓干部教育,增强行政能力。一是“节假日”打“预防针”。为在“清明”“五一”节假日期前把握好“廉关”,乡纪委要求严格遵守“十不许”章法,严格执行“三过硬”刀法。即:不允许公款吃请,不允许送红包和畜产品,不允许乱发奖金福利;管理制度执行过硬,工作措施落实过硬,奖惩政策兑现过硬。二是上廉政党课成常态。对村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利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违纪案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三是创新教育方式。由乡党委负责人对全乡干部职工进行业务知识讲座。涉及内容包括:《准则》、《条例》、纪律、业务知识、办事流程、服务态度以及言行举止和生活健康等,干部受教育效果明显,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成为常态。四是乡纪委聚焦主业,进机关支部授课。乡纪委及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先后上门为6个村、站所上廉政教育党课。
三、抓明察暗访,强化干部管理。一是严格考勤纪律,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年初,乡纪委先后4次到全乡各岗位查岗,并在干部到岗签到薄上现场签意见提要求。二是查问题,督整改,转作风。乡党委每月组织督查组深入到各办公室进行明察暗访,对查出的问题点名通报,责令整改。明察暗访9次,通报了3个岗位6人次,督查组针对查出的问题为站所和各岗位提出整改意见6条,1人次接受诫勉谈话。
四、抓监督机制,增强工作透明度。一是配合服务大厅,抓监督,促工作。一是开展窗口服务岗位工作把纪律挺在前面,纪委织密纪律篱笆,实行全程督查。二是其他岗位定规矩,提出10项规定,要求责任岗位和责任人认真执行,严格遵守,接受监督。二是整肃干部作风,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认真开展行风政风专项督查,解决杜绝群众身边发生“吃拿卡要”的问题。三是签字背书成常态。组织基层站所负责人、机关干部职工和“两委”班子成员签订守纪律,讲规矩,廉洁从政承诺书。四是创新监督思维,落实换位监督。乡纪委在履行监督责任中,尝试角色换位监督,乡纪委工作人员率先在6个村将通过7天时间对6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摸底,并认真讲解调查核实的祥细内容,开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一举措得到了群众高度的评价。
五、抓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一是乡党委、政府出台系列干部管理制度,把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践行“两个责任”的标尺,并将制度系统化、清单式、表格化,一目了然,管理制度无盲点,监督无遗漏,责任有落点。二是将“两个责任”落实实行链条式传责。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传导到分管领导,再到站所、村“两委”班子成员,最后传导到干部个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三是根据制定的责任清单,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及相关制度规定,定岗定责,在每个岗位上都明确具体责任,推动责任落实。四是倒逼式问责。通过建立责任负面清单,对于不履职、不尽责、不作为、乱作为造成极坏影响的严肃查处,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不力,致使本岗位发生作风建设问题的,追究具体责任人和相关领导责任。五是乡党委在作风建设上出重拳,对作风漂浮、纪律涣散的干部零容忍,轻者轻处,重则重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时刻紧绷作风建设这根“弦”,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
六、抓信访网络,强化党内监督。乡机关和6个村聘请了12名村党风政风监督员,他们身兼“五员”、履行“五职”,尽职在“守纪律讲规矩”的岗位上,监督和协调村务工作,加大了监督力度,增强了监督实效,提升了基层纪检监察能力建设。
撰稿:南吉甫才让 编辑: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