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公安局“四字”待警工程 暖警心 凝警力
今年以来,刚察县公安局始终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的主线和阵地作用,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统领,立足公安改革发展要求、警察职业特点,积极实施“育警、励警、律警、优警”四项举措,全力打造实战化职业警队,有效提升了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指数。
“育”警为先提素质。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开展教育训练工作,把“育警”作为提升民警综合素质的首要任务。一是打牢基础“补齐短板”。加强教育基地等基础工作建设,由江苏省新沂市公安局援建,完成了电教室的改造工作,满足了信息化、实战化培训的需要。同时,加强教官教师队伍建设,从一线实战单位选拔3名业务精通、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官,努力实现教学和训练工作的提档升级。二是全员轮训“强筋健体”。按照“轮值轮训、战训合一”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全警春训、学法培训、警种重点轮训、送教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技能培训,提高民警岗位履职能力。并加强与对口支援单位、上级公安机关联动,选派法制、刑侦等方面的业务骨干到省公安厅、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跟班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政治学习“精益求精”。开展经常有效的政治学习和教育,加强日常养成教育、法纪教育,尤其是加强八小时以外的教育,强化政治意识、法纪意识、纪律作风,培养民警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坚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使民警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
“励”警行动激潜能。一是盘活用人机制。坚持“重德才、重实绩、重民意”的用人导向,推行公平公正的竞争性干部选拔方式,给想干事的人创造机会、给干成事的人搭建平台、给干实事的人留好位置,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今年以来,解决了3名民警职级待遇。二是打造文化品牌。大力推行“一所一特色、一队一品牌”创建活动,在大力改造所队硬件的同时,培植各具特色的“警营文化”,加强文化人才建设,让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气息融入到民警的日常工作中,形成“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氛围。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实施执行力提升计划,发挥局党委班子成员和中层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从上层重点抓领导带头,中层重点抓机关服务,基层重点抓制度执行三个层面强化领导模范带头、机关服务基层意识,促使领导干部带头改作风、正作风,以实际行动引领激励广大民警。
“律”警工程强自控。坚持“严管既是厚爱”的理念,严格“零容忍”导向管理队伍,抓早抓小抓苗头,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预防违法违纪问题,提增队伍正能量。一是“一岗双责”强力制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局长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单位负责人与民警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确保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二是“纪委督察”紧盯庸懒。加强单位人员请销假、上下班考勤等常态细节管理,着重解决警令不畅、执行不严、工作任务不落实、拖拉扯皮不办事等问题,提高队伍执行力。今年以来,共下发督查通报12期,通报工作不力部门7次,通报批评、警告、罚款8人,旗帜鲜明地予以制止和告诫。三是“倒查问责”狠抓预警。将倒查问责捆绑考核纳入综合考核,采取责任民警、责任单位及单位主要负责人捆绑考核方式进行,对日常工作中发现、受理或上级领导批办需倒查问责的案事件,督察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倒查核实,并依规进行扣分或问责。
“优”警机制增认同。一是运行心理健康机制。坚持日常专题心理教育,坚持因材施教,突出重点,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教育影碟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思想骨干定期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积极组织民警认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消除了民警知识结构中存在的心理学常识盲点。同时,注重民警心理疏导和荣誉激励,开展心理咨询,即时推选典型,充分利用平时谈心、思想分析会等活动,掌握民警思想脉搏,构建和谐心理环境。二是建立生活保障机制。全面落实爱警暖警措施,切实落实年休假制度,坚持民警患病、重大变故等慰问制度;与刚察县人民医院签订就医服务“绿色通道”,为民警提供最快捷、最便利、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细致的爱警行动提高了民警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对组织的归宿感。今年来,慰问老干部37人,慰问民警6人。三是健全权益保护机制。针对民警执法风险集中的特点,定期召开队伍研判例会,分析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教育民警切实增强取证意识,文明规范执法,处警、执法时必须携带执法记录仪以及单警装备,增强对执法现场突发事件的控制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警示提醒作用,帮助民警避开“高压线”。同时,加大侵害民警正当执法行为查处力度,局党委为民警依法执法“撑腰”,并于年初聘请维权法律律师,给民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编辑: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