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草原生态奖补成为推动全县草绿、羊肥、民富的“发动机”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30日 消息来源:县委办

 

  自2011年以来,刚察县率先在全省范围内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等方式,创新举措,以刮骨疗毒勇气和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禁牧460万亩草场,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双赢”。

 

  减轻草场负荷,恢复植被生产力。通过灭鼠灭虫、黑土滩治理、禁牧、生态环保宣讲等方式,草场植被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恢复。2017年每亩产草量260公斤,较2010年以前每亩产草量214.68公斤,增长了35%。禁牧区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草畜平衡区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0%。


 

 

  推广高效养殖,加快示范区建设。县委、县政府引导建立饲草料加工、良种繁育、牛羊规模等基地,通过对牲畜的适当补饲及科学饲养,积极开展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羔羊早期断奶等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县高效养殖示范户达到350户,规模化养殖能力达到25万头只,牧业村高效养殖试点覆盖率达到80%。

 

 

  转变经营方式,增强畜牧业发展。近年来,加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培育新建了43个年出栏3000只以上的规模化养殖点,母畜比例达到61%,半舍饲养殖出栏22.5万头(只),完成减畜任务31.07万个羊单位,有力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的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实施禁牧后,牧民收入不减反增,至2016年底,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64元,较2010年人均纯收入6252.09元,增长100%。
 

 

 

撰稿:欧洪征  摄影:才项仁增  编辑: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