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吉乡“四个强化”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7日 消息来源:泉吉乡

今年以来,泉吉乡党委、政府坚持以“政府引导、技能培训、因地制宜、群众受益”为原则,拓宽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着力树立农牧民群众自我发展、自力更生的意识。从“四个强化”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切实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

一是强化思想引导。针对农牧区存在的“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现象,结合“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积极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选树典型、示范带动,促使贫困户自觉摒弃“等、靠、要、懒”的思想和观念,增强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意识,营造勤劳脱贫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强化渠道拓展。依托泉吉临景靠湖的区位优势,指导国道和环湖西路沿线各村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积极培育315沿线及环湖西路“农家乐、牧家游”乡村特色旅游接待点,通过积极开展牧家乐经营者、专业合作社创办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的培训,推动乡村旅游服务业不断趋于现代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使得特色乡村旅游和服务业成为劳务输出新模式,2017年,全乡共参与乡村旅游、服务行业共259人。

三是强化组织协调。积极与鸟岛景区、光伏园区等驻地企业进行协调,安排电瓶车司机、保洁人员、安保等岗位8名,月工资1500元;安排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政府公益性岗位,月工资1350元;安排4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村级保洁员,月工资600元。安排19名林业管护员,月工资1300元,安排38名草原管护员,月工资1200元。同时,联系就近施工单位、宾馆餐饮等经营场所,实现“就近务工、门口拿钱”,共转移劳动力1324人。

四是强化技能培训。为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针对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单一、市场适应性差的现状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实用科学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效果,帮助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实现有效对接,积极引导劳动者参加劳动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实施技能脱贫行动,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相关政策。截至目前,全乡共举办专题“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共培训人数120人次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的目标

  撰稿、摄影:陈文蓉  编辑: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