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牧民群众掌好“钱袋子”
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刀刃上”
——刚察县贡公麻村: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样板村”
近年来,刚察县哈尔盖镇贡公麻村党支部紧紧依托优势资源,创新牧区发展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刚察藏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2016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670余万元。
凝聚共识,找准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灯塔”。针对广大牧区以走圈放牧、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积累相对薄弱的问题,贡公麻村党支部依托省州县委举办的各类村干部培训示范班先后选派干部分赴山东、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从思想观念上破除了发展的瓶颈。从2014年开始,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了利用历年来的集体资金积累和耕地、草场等资源优势,在县城、镇驻地发展集贸市场、榨油坊、宾馆等产业,在村内发展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思路。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公贡麻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双带”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发展机制,拓展发展渠道,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发挥优势,不断壮大规范村集体经济实体的新路子,实现了发展集体经济和村民利益“同频共振”。同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规范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执行、监督和工作水平,确定了“村财民管乡代理”的模式,建立和完善了村“两委”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村干部“1266工作法”年度绩效考核、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村规民约等22项规章制度。结合藏区实际选任德高望重、有责任心的“德瓦尕宝”25名,专门设置了村务监督组,村级理财组和村级纪检员等,进一步加强村级事务特别是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村干部廉洁从政行为,提高为民办事效率,保障了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盘活资金,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擎”。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科学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确保了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2014年投资600万元在县城北大街打造了环湖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面最广的综合集贸市场,年收益达120余万元。2016年紧抓哈尔盖镇实施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投资1378万元在镇驻地修建了商贸步行街的2条、9700平方米;在镇驻地315国道边分别建设宾馆和商铺24间,目前两项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预计年底将全部竣工。在村内,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草场、耕地等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宗格农机具专业合作社和榨油坊,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采取反租倒包、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整合耕地资源2.27万亩,通过独立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等方式,种植油菜0.6万亩,租赁耕地1.67万亩,年收益达550余万元。
辐射带动,拓宽了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门路”。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们作出来“没出路、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的公开承诺,在综合集贸市场、宗格农机具专业合作社和榨油坊,分别解决了全镇3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为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无草场户、少无畜户219人每月发放补助400元,为包产到户后出生的村民每月发放生产资料补助400元;每年投资40万元,购置扶贫周转母牛100头、母羊1000只,有效带动了全村贫困户走上脱贫路。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为全村村民购买了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统一上交了水费、畜疫防治费等,每年分红150余万元,2016年全村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整体脱贫。如村民赞秀本,家中4口人,由于家中牲畜少,妻子常年生病,经济收入低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党支部安排他到宗格农机具专业合作社工作,年收达2.1万元,加上全家3口人的年终分红7500元,人均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撰稿:韦振寰 编辑: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