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三个坚持”以党建促民族团结创建
近年来,刚察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州委“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示范、五年再提升”的创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大力推行“分线工作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不断提升了关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民族凝聚力。
坚持思想引导为保障。以宣传教育“十一个”主题活动为统领,通过邀请教授专家做专题辅导讲座,举办大讲堂、主题培训班,分类编写宣传教材、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民族传统竞技活动、广场文艺演出、有奖竞赛以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牌、板报、横幅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扩大民族团结教育的普及率、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加强老干部老党员宣讲团、宗教界代表人士宣讲团等五个宣传队伍建设,形成了科学的培养和培训机制,将宣传载体制度化。编印了藏汉双语、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刚察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综合宣传册》等12套教育丛书,进一步增强了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主动衔接省内各大媒体,大力宣传推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总结出的德瓦尕宝、“四库”网络平台建设、“分线工作法”、村(社区)“星级化创建”等好的做法和经验。推选出国家、省、州级先进集体11个,先进个人15人。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总结表彰暨五年再提升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县22个模范集体和30名模范个人进行表彰。
坚持创新载体为抓手。不断创新创建载体,制定下发了《刚察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年再提升九进活动实施方案》。进机关,各机关单位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开展“民族团结杯”广场文化周、篮球赛、环城赛活动以及送文化下乡宣传服务活动,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乡村,开展相邻村社乡镇友好联谊、各类文体活动、新旧对比摄影大赛、慰问帮扶等活动向牧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进社区,开展“新服务、新风尚、新生活”、“民族团结杯文化周”、“社区文体联谊”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打造民族团结和睦新区;进学校,编印《民族团结进步校本教材》,举办了各类活动,制作民族团结展板、绘制校园文化墙等形式营造氛围,展现各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成效;进企业,广泛开展“搭建企业参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平台、企业为民族地区投资投智平台、企业吸纳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平台、企业参与光彩事业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平台建设”活动,打造刚察特色民族企业;进寺院,各寺院结合“星级寺院评定”、“三比一促”、“寺院环境整治年”、“美丽寺院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寺院管理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进军营,深入实施“六联建”为重点,开展了“结对子、交朋友、抓宣传、促帮扶”联动联创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军警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进市场,积极开展了“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各民族消费者权益”为主题的系列创建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进家庭,以“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为载体,把民族团结进步思想融入家庭,评选出“五星级文明示范户”623户,“五星级文明标兵户”12户,累计发放奖励物资折合人民币15万元。
坚持文化建设为引领。坚持把繁荣民族民俗文化作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县域文化的快速持续发展。积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积极打造以“鱼文化”和“祭海文化”为主的“青海湖文化”品牌。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县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5个,文化中心户6家,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农(牧)家书屋31个,13座寺院全部配备了书柜、书籍、健身器材等设备。不断提升文艺服务能力,连续成功举办青海湖观鱼放生节、祭海盛典、环湖地区场地赛马会、藏历年迎春文艺晚会等节庆活动,编排大型歌舞剧《爱情的证悟》向群众和游客公开演出。持续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扩大县电视台自办节目的有效覆盖面,增加藏语节目播放时间,提高制作藏语专题片的能力和水平,“刚察藏戏”和“西海拉什则祭”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撰稿:张洪 编辑: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