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四个做法”
力促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吉尔孟乡环仓贡麻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现场

泉吉乡扎苏合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现场

伊克乌兰乡尚木多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现场

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现场

哈尔盖镇塘渠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现场
刚察县在2017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创新举措,以科学筹备谋划、加大监督指导、坚持依法依规、严肃工作纪律四个做法,力促换届选举工作平稳、规范、有序推进。
一、科学筹备谋划,不断夯实换届工作基础。坚持组织领导先行,县乡及时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明确了职责分工,确定了目标任务,形成了县乡党委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格局。坚持摸底调查先行,对村(社区)班子工作状况、班子成员的公信度和选举思想动态进行了分析研判,充分倾听党员干部、村居群众对“两委”班子换届选举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出“三类村”2个,“二类村”3个,逐村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提前介入力量,提前整顿化解矛盾问题,确保选举稳定开展。坚持人才储备先行,大力开展“头雁”工程,从现任优秀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后备干部、致富能手、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中挑选各类人才283名建立了村级后备“人才库”。坚持规范管理先行,狠抓村干部任期内“三资”管理和财务审计,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村(社区)干部进行财务清理和任期审计,开展“三务”公开活动86次,审计村级资金630余万元,全面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二、加大监督指导,不断强化换届工作落实。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层层开展业务培训,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12次300余人次,对换届选举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进行认真细致的培训,提高了换届队伍的业务水平。实行县级干部包村(社区)指导制度,抽调组织部和县民政局人员组成村级换届包片协调指导组5个,加大了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力度。制作了《换届选举工作手册》《换届政策法律汇编》等书籍300余册,为换届选举提供了政策依据。切实加强督导检查,及时成立县村级换届包片督导组,切实履行督导工作职责,加强对换届初步人选推荐、酝酿、考察、审核等换届程序中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的审核把关,对村(社区)换届选举大会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确保换届合法合规。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和扶贫开发局对5个乡镇各派1名科级干部,按照组织部负责党支部、民政局负责村(居)委会指导开展换届工作。切实加强责任落实,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换届工作直接责任人,及时深入选举第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掌握工作动态。明确了县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进一步细化自身职责,建立工作预案,推动了工作落实。同时,安排全部县级干部对全县37个村(社区)开展蹲点联点督查指导,层层落实责任、压实担子。
三、坚持依法依规,不断严格换届程序步骤。严格操作程序,县乡村三级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包片督导方案,突发事件、信访工作应急预案等工作机制,制作了流程图,细化了程序办法,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一环一环推动,环环紧扣,确保换届工作零差错、零失误。严格推选程序,从严从实执行“两推”工作各项程序,按照法定程序提名候选人,严格落实人选确定、考察公示等程序,细化候选人资格条件,从源头上把好村干部入口关,突出把关参选人员政治素质、经历经验、带富能力等,明确了“6选10不选”要求,从严把关群众有反映、各方有争议的人选。通过精心严密的资格审查,及时终止了4名负面清单的候选人参选资格,有力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性。严格选举程序,“两委”选举前,全部采用书面通知、回执签名的办法,保证党员、群众代表的知晓率。选举过程中,做到大会组织程序、候选人介绍方式和投票流程规范有序,当场公开唱票,计票,选举结果现场公布,当场密封选票,当场销毁多余的选票,对重点村选举过程进行全程拍照录像记实,确保了选举程序合法性、选举过程公开性、选举结果有效性。同时,选举结束时,37个村(社区)“两委”立即进行了“公章”交接手续,保证了村(居)务正常开展。
四、严肃工作纪律,不断营造换届良好氛围。注重宣传引导,通过电视、网站、微信平台、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村(社区)“两委”换届“6选10不选”、《致全省农牧民党员和城镇居民党员的一封信》和相关政策法规,及时组织广大干部和农牧民学习了门源县发生的两起拉票贿选案,与302名候选人全部签订了换届承诺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敲响警钟、不越“红线”,抵制不正之风,在全县上下营造出浓厚的换届氛围。注重矛盾排查,充分发挥“德瓦尕宝”和“四库”网络管理平台的作用,加大对矛盾纠纷排查力度,重点对二、三类村进行了走访,坚持做到有访必接、有报必查,对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对竞争激烈、选情复杂的重点村难点村进行重点监督,杜绝出现拉票贿选等现象。注重民主监督,设立了监督电话,由专人负责受理,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监督的渠道。在对候选人的资格审查中,广泛征求纪检、信访、公安、计生等方面的意见,逐村逐人进行研究把关,确保把群众满意、大众认可的能人选到村(社区)党支部班子中。
撰稿:马成刚 摄影:才项仁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