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班子 抓培育 重引领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尤其需要建设一支既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又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干部队伍。近年来,刚察县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富民强村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党建带扶贫、抓党建促脱贫”的思路,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培育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
强班子,选优配强推动乡村振兴“领头雁”。针对当前农牧区村干部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科技致富本领、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下降的现象,刚察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着力从优秀的党员致富能手中培养选拔村干部,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按照“靠得住、有本事、肯出力”的标准,挑选出年纪较轻、综合素质较好、群众认可程度较高的党员致富能手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并通过练胆子、教法子、压担子,提高这些后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农村党员综合素质,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别是2017年换届选举前通过调查摸底、走访了解、征求意见等方式对致富能手进行了调查摸底,结合人才库建设建立了后备人才库档案,在认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中挑选出有一定政治素质的致富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将这些致富能手培养为村后备干部,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这些被选进两委班子的致富“土专家”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农村基层党支部驾驭市场经济、带领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很多落后村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容村貌变美,村级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沙柳河镇河东村党支部书记孟国海、红山村委会主任王生寿就是从致富能人选举产生的,被推选出后他们迅速转换角色,进入工作状态,积极为村级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得到了村党员、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抓培育,盘活育强乡村振兴“生力军”。针对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政策掌握不深、理论水平不高、履职尽责意识不强的实际,刚察县通过从各级领导、学者专家、基层干部、乡土人才中精选有丰富授课经验的人员,采取专家讲座、基层讲堂、专题讨论、正反典型教育、实地观摩等方式进行授课,选派优秀村干部代表赴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大力推进农牧区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提高村“两委”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如哈尔盖镇始终注重加强对乡村致富带头人队伍的培养,统一“量身定制”培训“菜单”,开展了一系列脱贫政策、技术培训。培训设置了政治理论、“三农”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等专题,内容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群众工作、反恐维稳、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精准扶贫惠民政策等方方面面。泉吉乡紧扣“十三五”重点目标任务,着眼于干部“知识缺什么补什么、哪些能力弱锻炼哪些”,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注重履职水平、工作能力的实践锻炼,大力培养一批敬业奉献、业务突出、技能较高的优秀村干部和优秀人才。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各类有关乡村干部人才能力提升的培训班31期。
重引领,用心走好乡村振兴“实践路”。刚察县着力打造一批“党建+脱贫攻坚”、“党建+创业带富”等特色村党组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放大党建示范带动效应,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引领带头作用,通过开展“破零复壮”行动,壮大各行政村集体经济,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发展集体经济具体工作中鼓励集体、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集体经济,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开路先锋,努力走出党建扶贫新路子。目前,各村都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相关产业建立增收或破零计划,采取政策支持、示范引领、因村施策、党政担责的形式,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形成一村一策。如沙柳河镇河东村结合4A级旅游景区建设,全县游客增多,宾馆床上用品使用率高这一现状,成立洗涤中心。伊克乌兰乡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倾斜的方式,先后培养了卓玛太家庭牧场、增姆家庭牧场、杨格拉家庭牧场和圣峰风干肉专业合作社、刚察贡麻村姆兰赛雄牛羊育肥专业合作,他们已成为各自领域的“本土专家”,成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撰稿:聂兴杰 编辑:才让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