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多措并举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当前,我县已进入汛期,受极端天气的影响,今年我县防灾减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不断增强我县灾害救助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刚察县民政和扶贫开发局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救灾方针,多措并举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日常防灾备灾求扎实。一是救灾资金落实到位。按照“救灾资金分级承担”的要求,今年拨入省级救灾资金90万元,县级政府列入财政预算救灾应急储备资金20万元。二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根据《青海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海北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从指挥协调、紧急处置、预测预警、应急响应、物资和资金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刚察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联合县教育局、消防大队、医院、地震局、各乡镇等单位在我县各中小学开展了防灾救灾应急预案演练。三是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根据我县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灾害发生特点的不同,建立了适应我县需求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丰富储备品种,提高了应急物资储备品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县现已储备帐篷、青稞、行军床、棉被、棉大衣等等多类救灾物资。四是加强汛期值班值守。我县汛期一般在6月10至9月10日间,汛期值班值守安排部署到位,严格落实局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并要求值班人员通信设备时刻处于开通状态,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建立值班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对离岗、脱岗、漏岗的值班人员将严格追究其责任。五是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作用,对辖区内地质灾害危险点定期进行大排查,做到早开展、早发现、早处理,确保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后患。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沟通会商,提高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六是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今年“5.12防灾减灾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期间,我局联合县地震局、卫生局、司法局、红十字会、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分别在我县社区、广场等群众聚集场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并悬挂横幅1条,展板2张,受教育群众达1000余人次。
灾情收集管理求精准。要求做到天气早预报、雨情早监测、灾情早预警等切实做好灾情收集、统计和报送工作,当接到灾害发生地灾害信息初报后,第一时间了解灾情,乡镇半小时内报县民政局,县级在2小时内通过(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报州民政局,州级在2小时内审核报省民政厅,对于造成死亡(失踪)人口10人以上(含10人)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可同时上报省级民政部门。在灾情尚未稳定之前实行24小时续报制度。灾情稳定后2日内县级核定灾情,州级3日内核定。各级撰写灾情报告逐级上报。5日内将上级下拨的救灾资金落实到灾民手中,10日内报告资金使用情况。后续报道过渡期救助、恢复重建等。做到灾情信息“初报收集及时、续保统计规范、核报准确完整”。
应急救助处置求快速。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灾害情况适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先人后物、保障重点、兼顾一般”“重点放在重灾乡镇,同时兼顾轻灾乡镇”的原则组织救灾。视灾害程度,以最快速度分步骤做好紧急抢救、转移、安置灾民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临时住所、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医,抚慰死者家属等。
撰稿:郭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