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五项措施”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自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实施以来,刚察县在省州相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通过“五项措施”,使全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至目前,已完成基本草原划定914.81万亩,占总面积的92.21%;完成草原承包956.86万亩;完成补奖资金发放6795.48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减畜13.25万个羊单位,完成年度计划的110%;完成全县电子录入5779户,完成100%。一是健全机构,明确任务。县乡两级均成立工作实施小组,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头协作,各村委会全面参与,责任具体到人的工作机制。二是广泛宣传,群众参与。利用藏汉双语,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及时宣传政策信息,现场解决和解答工作中牧民群众存在的疑难问题,使牧民群众充分了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精神,提高群众知晓率。三是立足基础,循序推进。对承包草原并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牧户逐户进行了调查核实,建立和完善了承包资料,规范了档案管理。采用“一卡通”直接发放到牧户手中形式,确保了补奖资金发放的监管。同时,先后制定出台了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制度,层层签订了禁牧和草畜平衡责任书,将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列入干部考核范畴,通过完善的制度来规范监管减畜。四是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三调联动的作用,组织司法、农牧、草监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草场界限、流转、资金分配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并与各乡镇签订了纠纷排查承诺书,不断加强草场纠纷及隐患的排查工作。五是多措并举,科学减畜。按照核定载畜量,将减畜工作落实到乡、村及牧户,层层签订减畜合同。同时,大力转变饲养方式,努力增加舍饲、半舍饲养殖比重,加大对饲草料加工产业的扶度。
撰稿:王德康 编辑: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