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锁定畜牧业工作发展既定目标力争实现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7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政府办公室

为进一步明确2010年全县畜牧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3月6日,刚察县召开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就全县畜牧业工作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认为,自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目标战略以来,刚察县立足县情实际,提出了打造《刚察县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的构想,将全县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按照工业化思维进行谋划,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研究,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建设各项推进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建设中有望取得良好成效。会议指出,集约化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是实现集约化经营的抓手,也是发展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将规划转变为实际项目做为物力支撑,以实现生产、经营两个方式的转变。
会议从五个方面就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区六大产业基地建设、集约化经营及年度项目实施等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一是要全力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方面,要体现规模效益、体现重点扶持,实现规模化良种繁育。在此基础上,要依据规划实际,采用人工授精等高新技术,强化科技手段,加快良种繁育工作进程。草产业基地建设方面,要充分认清草产业基地是形成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理念的连接点这一重要性,重点研究如何建立全省救灾饲草料储备基地,以满足全县城镇集中育肥小区的饲草料供应乃至全省救灾饲草料的供应。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建设方面,各乡镇年内要引进或培育1家农牧业龙头企业,并主动加强与龙头企业的信息沟通、联合,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指导各村开展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营销,带动集约化经营的发展。今年要下定决心建立刚察县畜产品产业发展园,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打造品牌,提供公共服务。科技培训基地方面,以各乡镇为单位,年内要制定出本乡镇的培训计划,因地制宜,形成本乡镇的品牌,壮大培训实体,并与培训实体形成诚信关系。牛羊育肥基地建设方面,各乡镇要建立1处育肥基地,并形成规模化。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以降低载畜量、及时清除牛羊粪、控制饲草料添加剂和高残兽药为基础,年内确定5个行政村(各乡镇1个)做为试点,逐步开展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并充分用好规划,进一步深层次研究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切实加大规划转化项目的工作力度,并在现有项目基础之上,依据《规划》涉及的建设范畴,深度挖掘其他建设项目。
二是全力推进集约化经营工作。第一要抓好培训工作,农牧部门要组织人员在察拉和宁夏两村进行实地培训和巡回演讲,根据集约化经营干部的指导水平,适时委派优秀的干部进行培训。第二要抓好督查工作,要成立县乡两级督查组,尤其是乡级督查至关重要,要对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通过督查形成考核标准,设定目标要求,年底按考核标准,对各村进行验收,符合达标要求的纳入县级“集约化示范村”。同时,要突破乡村界限,形成区域化的合作发展机制。
三是项目实施方面,除必须实施的项目之外,原则不再进行分散补助,尽可能规模投入,改变投资理念,凸现规模效益,投入方式上优先围绕游牧民定居工程,为后续产业和农畜产品产业化发展注入活力。
四是财力支持方面,今年县上准备成立投资1500万元的融资担保公司,重点向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投资100万元对集约化经营进行奖励扶持,其他资金重点优先扶持规模经营、效益明显、推进力度大的村社和企业。
五是部门协作方面,各相关部门要充分了解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了解集约化经营处在什么样的地位,理清部门如何切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各部门的工作,都要围绕这样一个重点工作,全力支持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建设和集约化经营工作,要贴近“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规划”、游牧民定居工程、产业结构调整扎实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