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卓太似点点星光,却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春寒料峭的三月,大地孕育着无限生机。
在宽卓太出生和工作过的藏城,一夜间,他的事迹似春风般让这片草原感受到无比厚重的温暖。
一个个关于他的故事从这片草原到千里之外的古城西安,让无数人为之感动,令无数人万分钦佩。
带着家乡人民对他的感念之情,带着诸多不解,采访小组远赴西安等地进行实地寻访,同行的伙伴将这次寻访起名为“千里寻迹”。
几十年前,不得已离乡的宽卓太也是这样望着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致思绪万千吧?想必他有不舍,亦有紧张,更多的必定是对故乡的留恋。
几十年后,故乡人将沿着这条路,去追寻他的事迹与精神。
古都西安,是宽卓太生活了五十多年的第二故乡。青海省西安第一干休所位于蕴涵书法艺术精髓的碑林区友谊东路6号。
(干休所供图)
干休所内,门球场边老人制作的挡球板还静静立在一旁,它清晰地记得老人留在这里的欢声笑语。
故居屋后,老人亲手种下的花椒树才冒嫩芽,吐着新绿,对他而言,是希望的开始,也是生命的延续。
采访小组,先后专访了熟知宽卓太的几任所长、副所长,走访了10余位居住在干休所的老同志、离退休干部、医务人员、邻居等。甚至有外出采购回家的老人听说是来采访宽卓太,就主动上前给我们讲述起他们眼中的宽卓太。
我们极为震撼的是,所有采访人员对宽卓太老人的表现描述大致如此:“宽卓太非常热爱党,对党感情极深,组织观念很强,尊重老同志、老干部,善于团结同志;艰苦朴素、热爱生活、酷爱学习;与邻里相处和睦,关心下一代,各方面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这种采访结论令我们对宽卓太老人更加崇敬。
一个飘泊异乡五十年、从草原上走出去的党员,用一生赢得了不同层面高度一致的赞誉,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样平凡而美丽的事迹,处处体现着老党员宽卓太的人格魅力,他似点点星光,却散发着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