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宽对党感情极深,组织观念很强”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0日 消息来源:县新闻中心

在西安干休所采访时,为了从组织上准确了解宽卓太的情况,采访小组重点走访了几任熟知宽卓太的老领导。

时任干休所所长张志华今年已84岁高龄,在西安市长安区老年公寓和老伴儿吴凯安享晚年。电话沟通时,老所长知道是刚察县来人采访宽卓太就非常爽快地同意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后,腰部动过大手术,正在休养 的张所长早早和老伴等在门外迎接我们。

当年宽卓太来干休所是我接来的,虽然他不是老干部,但那时他的情况很困难,经请示省委组织部领导同意后,把他在干休所安顿了下来。”简要介绍完宽卓太是怎样到干休所的情况后,张志华所长把自己对宽卓太的了解总结为四点:

宽卓太确实爱党,对党的感情极深。他常对我说‘像我这样的身体,没有党的关怀照顾就没有我,因为有党,才有了我的今天’,而且这句话老宽经常挂在嘴边。

宽卓太组织观念很强。组织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虽然身体不好,但他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会,积极交纳党费,从不缺席所里的学习,每次学习都很认真,总会积极发言谈感受、讲想法。

宽卓太酷爱学习、热爱生活。每天都能看到他在活动室学习、记笔记,我还多次夸他学习很认真呢!老宽每天很早就去锻炼身体,打太极、打门球,从未间断过。

宽卓太善于团结同志。平时他就和同志们关系都很好,遇到谁住院他一定会去看望,我住院时他也来看望过。正因为他对每一个同志都很关心,所以他爱人强巴去世后,院子里很多人也都是主动去帮他料理后事,这也与他平时对同志们的好密不可分。


时任副所长、现任干休所调研员、党支部书记陈志强听说是宽卓太家乡来人,热情地在干休所会议室接受了专访。

干练健谈的陈志强书记第一句话对宽卓太的评价是:“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

看到关于宽卓太同志的报道后,干休所马上组织了学习。要说老宽,能做出这样高尚的举动作为最了解他的人,我一点儿也不吃惊。等我讲完对他的了解后你们就会明白我这话了”。

陈书记介绍说,干休所分红军楼、省级楼和职工楼。开始就有18位老红军居住在这里,是青海在全国各地干休所里老革命最多的一个。

“宽卓太肺部病情不容他再回高原,他最初是住在青海省西安办事处,1992年至1993年间宽卓太经组织安排到了干休所。我作为干休所的负责人之一与他平时的交流比较多,也听过他介绍自己的经历。因为小时候为了生计和父亲在甘肃乞讨的经历,宽卓太的汉语比较好。参加工作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担任原青海省委第二书记、省长王昭在海北州下乡时的藏汉翻译(仅为口语翻译),参加工作又在党委部门,来干休所后他每天接触的都是老红军、老革命。他非常尊重老同志,经常会去老同志家里看看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如果老同志生病或子女不在身边,宽卓太就和爱人强巴主动去帮他们做一些事。有人住院他们两口子也会去探望,还从自家做适合老同志口味的饭送到医院。在长期的交往中,宽卓太深受老同志们喜欢,老同志们也愿意给他讲很多事。讲他们经历过的战争年代的事,讲党的发展历史什么的。耳濡目染,苦出生的宽卓太来干休所的思想进步很快,他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到干休所不久,他主动要求加入党支部学习,组织上把他安排到第三支部退休职工支部,除了住院他从不缺席支部各项活动,他各方面的进步那是有目共睹的。他自己也用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比如哪里受灾,每次捐款都少不了他;每年“六一”儿童节,他总会买一些笔、本子之类的学习用具分发给院子里的孩子们,勉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在干休所的这些年里,宽卓太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另一位退休的老所长毛玉亮在干休所家中接受了专访。

毛所长说“宽卓太当时在省委组织部领导关心下安排来干休所时,原本要住后院的一排平房里,考虑到他是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又因肺部病情回不了青海,就是在西安也不能太累。鉴于他的身体状况,所里决定一次性安置好他,腾出职工楼的一楼让他两口子居住。为人和善的宽卓太在思想上也积极要求进步,曾担任过党支部委员,对工作尽心尽职。从他的各方面表现来说,他都是一个很稳重、很好的人。”

“老宽前后雇过三个保姆,作为干休所的负责人,我们必须关心这些服务人员对老干部是否照顾的好,同时,也关心服务人员在老干部身边工作的是否舒心,老宽家的几个保姆都反映说老宽对她们很好。”

毛所长举例说:“按当时西安的价格,老宽家的保姆是院里所有保姆中工资最低的。保姆看到老人对她很好、所以不忍心提高费用,更没主动要求涨工资。老宽的爱人去世后,有一年春节他提前给保姆放假回家了,已经回到老家的保姆却在几天后又回到了干休所,她是放心不下老宽一个人过年吃什么,又从特意回来把吃的做好后才安心走了,这些事足以说明老宽是个好人。”

宽卓太(从右至左起第五位

采访中,这些老领导对宽卓太的评价竟如此高度契合,这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组织上对宽卓太的肯定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深入寻访的信心。

撰稿、摄像:拉毛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