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农业发展探出“绿色”新路子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1日 消息来源: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

刚察县自2017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以来,围绕目标定位、结合县情实际,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优化、农业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产地环境治理、农牧业生态系统养护修复、 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等五大重点工程,社会和生态效益逐步显现,形成了高寒地区农业绿色技术新模式和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良性循环发展的绿色新路径。

10月15日至17日,国家农业部委托第三方对刚察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调研评估,国家第三方评估组组长、农业农村部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守银一行,先后赴哈尔盖镇塘渠村、沙柳河镇果洛藏村、湖滨湿地、种养殖合作社及县级试验田实地调研并与农牧户、村级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省农牧厅、省农科院及县政府负责领导全程参与调研评估,评估组一致认为,刚察县农业绿色发展是完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保护”总要求,是完全和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禀赋和风土文俗,是高海拔、高寒地区特有的并且值得推广的“藏区绿色发展”模式。

制度叠加保障。县政府着眼、把脉先行区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难点,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出台了《刚察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工作实施意见》《刚察县开展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并与全县乡村振兴工程统筹推进,同时邀请省州级专家团队,全程指导先行区建设工作,在政策制定、项目申报、试验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种养殖技术运用及经验模式集成凝练等方面“把脉支招”,政策保障和技术指导叠加,为先行区建设奠定基础。

补齐基础短板 按照2018年“打基础、建模式、做实验”的既定目标,围绕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农业生态系统养护修复、推行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2018年整合项目资金7.57亿元,陆续实施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绿色项目”,有效解决了县域绿色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薄弱的“瓶颈问题”。

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组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厕所革命、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春秋两季牲畜防疫和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建设等“涉农、惠农”农牧业发展项目,以“支农政策落地、惠民措施生根、建设成效开花结果”,有效提升农牧民对国家及省、州县“绿色政策”政策的知晓度,农牧民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特别是通过举办田间观摩、牲畜疫病防治宣传等系列活动,让广大农牧民“零距离”感受、参与、关心、支持绿色发展,并且享受政策落实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成果,为刚察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探索发展模式。结合刚察实际,依托农业绿色建设体系、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农业绿色技术体系建设,明确刚察县“农牧耦合、草畜联动”绿色发展模式,以农业绿色生产为核心、通过生态资源保护工程、绿色生活提升行动,为先行先试提供社会资源保障和支撑,同时强化草地生态畜牧业为主导、特色粮草种植为辅助,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并围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牛羊绿色养殖、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形成技术集成与示范,逐步探索出“刚察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撰稿: 张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