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八抓六推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刚察教育着重抓好“八个关键”,注重推进“六项工作”,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深化教研改革工作方面探索出了新方向、走出了新路子。
抓教育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国家各项教育方针及教育惠民政策,以“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均衡、提高质量”为主线,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五育”工作。
抓学校管理。牢固树立抓管理就是抓质量的理念,建立健全学校(园)规范管理体系,以管理促规范、向规范要质量。目前,修订完善了《中小学幼儿园目标考核责任书》、《刚察县中小学校长聘用办法》、《刚察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等12项工作制度,成立专项督查小组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抓队伍建设。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新时代各级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抓手,严格按照“四有”好教师标准,引导全县365名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通过线上线下、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实施国培、省培、校本培训、素质提升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工程,教师培训覆盖面和参与率均达100%。同时,落实职称评定,为教师申请享受工资晋档待遇及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抓激励奖补。落实班主任及乡村教师补贴30余万元,对涌现出的56名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和教学质量贡献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发放奖励资金12.18万元;为171名贫困学生、贫困教师、优秀教师和边远学校教职工发放资助金82.25万元;为偏远教学点见习岗位职工每人每月增加500元基层补贴。
抓结对帮扶。与山东省聊城市教育局签订了《山东聊城援建青海刚察教育事业合作备忘录》,全县5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分别与山东聊城市8所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17名山东一线教师组团支教,全县59名教师和园长跟岗研修,5所学校与聊城市对口学校建立了“互联网+教育”空中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共享。
抓家校共育。依托家委会、家长会、家访和网络平台,大力宣传科学规范的家庭教育理念,着力解决未成年人入寺、辍学失学等突出问题,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家长重视、社会协作、学校培育的育人模式进一步巩固。全县所有适龄儿童全部接受良好教育,家校共育良好体系全面形成。
抓后勤服务。全面贯彻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学校公用经费、生活补助和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分别给中小学生和学前幼儿每生每年增加了500元和900元的生活费,切实提高了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编外聘用371人(同工同酬101人、见习岗位32人、公益性岗位182人、临聘岗位30人、安保人员26人)。每年落实编外聘用人员工资1802万元(同工同酬人员工资999.9万元、见习岗位工资97.92万元、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556.92万元、临聘岗位人员工资72万元、安保人员工资74.88万元)。
抓安全保障。严格落实青海省中小学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机制,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积极消除校园内外各类安全隐患,11所中小学幼儿园荣获“平安校园”称号,切实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同时,制定了《刚察县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和相关安全工作预案,定期开展研判分析和矛盾纠纷化解。
推进整体联动工作。按照“服务、指导、研究、引领”的原则,教研室牵头抓总,制定印发了《刚察县中小学备课制度》、《刚察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中小学作业教学指导意见》,严抓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教学评价等工作环节,组织教师开展阅读成果展示、课本剧评比、优质课评选、基本功竞赛、蹲点教研、特色教研观摩等活动,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教研综合素养。
推进学校教研组工作。实行“一个年级一教研组、一个学科一教研组”,统筹指导教研与各校教研组工作既相辅相成,又同频共振,确保教研工作上下整体互动、左右合力推进。全县各学校(幼儿园)教研工作、学习交流工作、互帮互学工作全面强化,争创一流教研,争创示范教研工作全面铺开。
推进兼职教研员工作。深入挖掘一线教研资源,建立兼职教研队伍,制定了《刚察县中小学兼职教研员年度考核细则》,并依据考核结果为21名兼职教研员落实工作补助4.2万元。各兼职教研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指导各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经验交流、技能展示等教研活动,及时反馈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为实地开展教研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推进示范引领工作。将36名优秀骨干教师充实到县级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示范、辐射和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下,全县共结对帮带231对,开展优质课、示范课80节,申报省州课题21项(其中:州级立项18项,省级立项3项),发表论文90篇、推选优质教案120篇,推选2名藏语教师为省级高中命题专家,努力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爱岗的教研团队。
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全省机器人大赛和全州教师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师一课推优活动、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评选和电教论文评选有序进行。同时举办全县省级资源平台管理及使用现场观摩会,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轮岗交流工作。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把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首要目标和任务,不断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覆盖面,优化校长教师资源合理流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同时,以组织选派和个人申请相结合,共选配交流校长14名、教师12名,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撰稿: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