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财政:三个发力让“小金库”三不为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6日 消息来源:县财政局

近年来,刚察财政会同纪检委、监察委、审计等部门、单位紧密协作,充分发挥财会监督重要作用,持续加强对“小金库”问题监督检查和清理整治力度,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2017年-2020年间共检查“小金库”2次,2018年重点检查预算单位48家,2020年抽查7家,累计追缴“小金库”资金24.26万元,追缴除“小金库”外违规资金4.04万元,纠正违规资金1800余万元,移交纪委监委审理问题1件,经有关部门审理追退乱发资金87.43万元;依法依规处理9人,其中党纪处分7人,政务处分4人,免于党纪处分1人,免于政务处分2人并按要求进行批评教育。截至目前,形成相关档案资料23册。

强化领导协同发力,使其不能为。形成了以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任组长, 财政局长、审计局长为副组长, 财政局、审计局相关专业人员和聘任第三方专业机构人员组成的刚察县“小金库”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县纪检委、监察委全程参与的工作格局,各部门、单位加强分工协作,落实工作责任,切实保证抽查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在认真分析全县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后,结合近年来纪检监察、财政监督检查、审计监督、预防与惩治职务犯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制定了《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抽查检查工作的安排》,对治理的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做出了规定,并在政府网进行查前公示和投诉举报途径,使专项治理抽查工作有章可循、依规进行,切实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严格程序精准发力,使其不便为。精心组织人员对被检单位现场检查,检查组进点后根据需要采用盘点、查阅、询问、复制、函证、登记、计算、分析以及延伸检查等方式实施现场检查,通过调取被检查单位会议记录、业务档案等资料,从票据领购、使用、缴销结存登记等环节核查收费票据,核查大额费用支出和其他异常费用支出虚开发票情况和实地走访深挖被检查单位是否存在出租承包、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收入四方面深挖“小金库”线索,并就检查结果按照统一的格式制作检查工作底稿,向被检单位、个人书面征求反馈意见后根在规定的时间内形成财政检查报告,初拟处理建议,审定后下发《财政监督检查结论》或《财政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对被检单位存在的问题,依据检查结论,负责跟踪落实。同时,如果涉及行政处罚的,履行告知程序;要求举行听证的,依照《财政机关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财政部令第23号)组织实施。

强化监督持续发力,使其不敢为。一是以刚察县泉吉寄校在2015年-2017年期间“公款私存”设立小金库为典型强化监督惩处,对于个别设立和使用“小金库”的人和事下猛药、动真格、出重拳,坚持处理人和处理事相结合,在对“小金库”问题责成整改和严肃查处的基础上,认真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促进制度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通过责任追究和高压严惩,牢固树立制度执行坚强有力的组织权威。二按照“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全面、深入地剖析检查发现的问题,补足现行制度与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建立和完善治理长效机制,及时堵塞漏洞,进一步规范被检查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为,加强了各部门单位的内部管理,固本清源,杜绝“小金库”、挪用公款等腐败问题滋生。二是本着“教育优先、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在各预算单位加大宣传力度,每年度组织人员抽取预算单位进行“小金库”治理专项检查,督促各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全面整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小金库”治理工作意义的认识,打消侥幸心理,严肃党纪政纪,巩固和扩大重点检查成果。

 撰稿:张妍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