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好八张图织成一张网刚察县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3日 消息来源: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刚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党工委作要求,迅速响应、精心部署、挂图作战、积极行动,坚持“规定动作要到位,自选动作要出彩”的理念,聚焦“八张图”,健全组织机制,创新学习载体,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确保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

“三到位”建强一个组织,绘好“作战图”。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锤炼党性素养、提升能力素质、履行职责使命的“必修课”,高站位谋划、高效能推进、高质量落实,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组织领导到位。及时成立了由县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抽调27名精干力量组建了统筹推进组、文稿综合组、简报信息组、督查指导组四个工作专班,拧紧工作责任,逐级传导压力,形成了领导小组抓统筹、把方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抓贯彻、稳推进,各成员单位抓配合、齐落实的良好格局;三是安排部署到位。结合刚察实际,围绕“理论上学史明理、夯实思想根基,党性上学史增信、赓续精神血脉,作风上学史崇德、保持风清气正,服务上学史力行、多办利民实事,能力上学史践悟、加强自身建设”,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列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具体举措,层层压实责任,以上率下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明晰三个形式,绘好“分类图”。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依托各党委(党组)中心组开展“课堂式”集中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贯彻,在通读通学、精读细学上下功夫,努力在学习上深一点、认识上高一层、实践上先一着,切实发挥了模范表率作用;二是丰富载体综合学。采用“集中学+个人学”“白天学+晚上学”、向模范典型学、讲故事谈感受、观看红色影视剧、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学等多种有效形式,用足用活各类学习基地和资源,不断丰富学习方式,进一步强化学习成效;三是专题研讨交流学。以县委常委会班子为核心,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交流研讨,谈感受感想、说思想认识,讲心得体会、话感悟落实,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进一步深化,达到了相互提升、促进学习的目的。

 把握两个主题,绘好“活动图”。确定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和“永远跟党走”两个主题,扎实开展了“热爱党、歌颂党”文艺汇演、“喜迎百年华诞·青春建功刚察”主题书画和手工艺品展、“千人同唱一首歌·献礼建党一百年”主题庆祝、“七一”走访慰问等系列活动和召开全县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通过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代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走进藏城刚察”公众号开设“我已在党五十年”专栏,讲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激发干部群众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加快刚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打造两个路线,绘好“体验图”。一是以“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刚察考察之路”活动为主线,突出绿色生态环保、民族团结进步和乡村振兴主题,打造“仙女湾景区——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学习体验路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刚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领悟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二是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按照“走路线、看变化、受教育”原则,发扬“湟鱼洄游”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学习模范典型,传承红色基因,着重策划设计“湟鱼家园——烈士陵园——宽卓太事迹展室”红色旅游路线。通过打造两个路线,不断充实党史学习教育内涵,提升学习教育成效。

 组建三个团队,绘好“宣讲图”。一是宣讲团队重点突出。成立了县委理论宣讲团,在全县统一开展专题宣讲,指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将党史学习教育、建党100周年和“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作为重要任务,以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二是“德瓦尕宝”面向群众。全面推广“德瓦尕宝”乡村治理模式的有效做法,推选出的有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充实“德瓦尕宝”宣讲团,以村“两委”为核心、以“德瓦尕宝”为主力,面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广泛宣讲党的光辉历史,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三是寺院宣讲有声有色。抓牢民族工作的重点领域,组建宗教领域宣讲团,用藏汉双语向广大僧尼讲清楚党的历程和党的恩情,引导广大僧尼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感党恩跟党走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个僧尼的心灵深处。

搭建两个平台,绘好“氛围图”。一是视觉工程抓住经常。充分利用学习专栏、文化墙、展板、户外广告牌、横幅标语等宣传载体,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可视化”视觉工程;二是线上媒体突出亮点。积极利用县政府门户网站、融媒体中心等载体,打造线上“随身课堂”,开设了“党史上的今天”“党史百年天天读”“青海党史故事”等数个专题专栏,让线上平台成为学习教育的移动“资源库”。

突出一个核心,绘好“实践图”。在学习教育中,我们始终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着力惠及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全面落实县级领导联村包乡制度,围绕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带着课题、带着任务,深入一线、走入基层,面对面了解民意、心贴心倾听民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确定调研课题94个,为党和政府有针对性为民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以实施社会保障“安心”、就业服务“暖心”、劳动维权“放心”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三险快速办”行动,落实“四减”举措,实现养老、工伤、失业等事关广大群众切身事宜“快速办”。同时,为155名新任村“两委”班子,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让发展更有了温度、幸福更有了质感;三是立足各行各业各单位实际,为群众办理涉及生态、民生等方面的实事好事953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22次,参与党员干部2974人次。

突出两个促进,绘好“融合图”。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重点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重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一是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完成村、乡、县三级项目库申报审核,落实9818万元专项资金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旅游示范点等24项建设项目。着力加强与山东省聊城市和国家能源集团对口援建方的衔接沟通,落实到位援助资金2011万元,实施援建项目15项,不断注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二是与信访维稳有机结合起来。各职能单位围绕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挥“四库”网络平台作用,完善信访工作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开展拉网式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三是与卫生健康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健康档案数据库平台,全面筛查高原特殊病种,开展全民体检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跟踪治疗服务,从源头上消除疾病隐患;四是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县”创建活动,以“揭短亮丑”微信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生态环保“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作用,扎实推进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处理和“禁塑”行动,营造了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五是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十四五”重点项目建设为引领,竭尽全力实施各类续建、新建项目,确保项目建设程序不减、步调不乱、措施到位、监管有力,2021年全县共实施各类项目69项,总投资16.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41%。同时,立足新能源、畜牧、旅游等优势资源和产业延链、补链,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招商引资洽谈活动10余次,梳理汇总储备项目25项,达成意向性签约项目3项;六是与党的建设有机结合。有效发挥党建在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 建强基层“头雁”队伍,聚焦“三优三强三过硬”目标,严格把握程序步骤,压实督导责任,高质量完成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实现100%。

撰稿:才旦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