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欠薪”实现四个管理常态化 让劳动用工不再“忧薪”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31日 消息来源: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立足工作职能,狠抓根治欠薪重点工作,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出发点,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联合执法检查督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聚焦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我县根治欠薪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常规范,完善协调机制。把加强用工实名制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采取最严格的工作措施,全面排查、严格督导,在全县在建工程项目全面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按月足额支付、工资保证金、工程款支付担保、施工过程结算、维权信息告示牌、施工许可证等8项制度。同时,紧盯政府投资各类项目工程,着力建立部门监管、综合治理的联动机制,增强治欠保支保稳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定期分析研判年度治欠保支工作形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压实项目主管单位主体责任,全面掌握本部门、本行业领域内各用工单位的资金运转、农民工工资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预测预警、提前预防、提前解决,形成了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常督导,突出诚信建设。对工程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实行劳动保障监察诚信等级评价管理,将落实制度情况、发生欠薪线索情况和案件查处情况作为管理指标,按A、B、C等级实施分类监管。累计对全县264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的年检和用人单位,严格按照《青海省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及失信惩戒办法》规定进行了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期间,年检合格率达到99%。同时,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无故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列入“黑名单”进行联合惩戒机制。让违法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共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截至目前,我县无1例列入“黑名单”单位。

常检查,推进治欠保支。紧紧围绕“治欠保支”工作,加强工资支付监控预警,以书面审查和日常巡查为重点,做好日常用工行为监督,加大对易发、多发工资拖欠问题重点项目的日常巡查力度,对发现的拖欠工资等违法用工行为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同时,重点检查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及国企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确保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欠薪案件清零,国企项目欠薪案件清零。今年以来,我县共受理工资类案件5起,其中立案4起,移交司法部门1起,累计涉及农民工人数39人,追讨工资46.4418万元。 

常宣传,强化劳动法律保障。近年来,县劳动监察大队一直将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工作,作为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以使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建筑、餐饮、加工等行业为重点,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在全面对企业用工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年时间内实现各类企业与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集体劳动合同的目标。2021年以来,我县各用工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3840份,签订率达到97%。


撰稿:秦霞   审核:安永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