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三抓”促农牧区党史学习教育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1日 消息来源: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刚察县高度重视农牧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多举措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不断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党建,强基础。全县各村级党支部坚持把加强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放在重要位置,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根基。为加强对党员的学习教育,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订阅学习资料,开展党员学习讨论,找差距、听建议,参加集中学习和平时自学,党员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显著提高。不定期开展“党员评议”活动,并将评议结果、整改情况等进行全面公示,集体研究确定村级重大事项,凡属村支部重大事项的决策,均由支部全体成员商议后,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决议通过后严格按照程序执行,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各村前进发展的“领头羊”。创新组织开展党史学习形式、丰富党员生活的同时,练就党员干部“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撸起袖子能干”的真本领,从“长篇大论”向“短小精悍”、单一传递向双向互动的转变,使党员干部坐得住、学得进、听得懂、有收获,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覆盖面。通过“党建+”模式,带领村民,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村内基础设施、基层党建、村容村貌、村风民风、集体经济水平、美丽乡村建设均实现跨越式提升,体现了脱贫攻坚的巨大成果,不断增强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抓项目,保民生。围绕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牲畜养殖,着力实施好总投资3470万元的塘渠村规模养殖基地和藏羊产业发展项目,大力推广羔羊早期断奶、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等高效养殖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规模养殖比重,助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进一步健全高原型藏羊、环湖型牦牛遗传资源保护机制,组建环湖型牦牛核心群30群3000头,多胎藏羊繁殖核心群120只,开展环湖型牦牛品种选育与生产性能提升示范与推广和高原型藏羊多胎养殖技术孵化试验,着力打造环湖型牦牛和高原型藏羊“育繁推”基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抓好总投资70万元的新型经营主体扶持项目,继续抓好总投资63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试点建设项目,提升农牧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水平,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总产只增不减。立足“农牧耦合、草畜联动”成功经验,紧抓国家支持创建藏羊等产业集群和全省藏羊牦牛产业发展重大机遇,积极谋划一批支持藏羊、牦牛、青稞、油菜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快构建“农作物种植→集约化养殖→废弃物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抓帮扶,促增收。各级党组织深入农牧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并迅速分解落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化落实、节点化推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民政局、海南州同德县万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了为期25天的护理技能培训班,提升了我县广大农牧民就业技能和渠道。同时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的积极作用,对申请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措施进行分层分类帮扶,将真正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安排在岗位上服务,保障农牧民增收渠道。县乡村振兴局开展劳动技能短期培训,实施小额信贷贴息,接续对脱贫家庭“两后生”及大中专学生给予教育补助,持续推进村级保洁员队伍建设,实现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县级配套衔接资金468.8万元实施脱贫户畜用暖棚55幢;整合州级衔接资金340万元解决机井40眼,巩固脱贫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加大与各行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强化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临时救助等综合保障措施,配齐教育卫生、养老服务、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


撰稿:却松尖措   审核:聂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