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红色“外援”+ 绿色“兴农”
助燃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4日 消息来源:县委组织部

刚察县将党的建设同农村牧区各项工作深度融合起来,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绘就出蕴含党性底色和生态背景的壮美画卷。

党员队伍“亮身份”,精细化服务闯出了“新路子”。为进一步深刻践行“服务农牧业、服务农牧区、服务农牧民”的党性宗旨,以党建引领作为工作主线,紧抓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契机,进一步深化党建品牌创建,由全局44名党员建成6支党员先锋队,全力打造以党员先锋队为“点”、党支部为“线”、系统单位为“面”的“兴农先锋”党建品牌。确保全县31个行政村和44家殖合作社都拥有一组党员干部队伍组成的“红色外援”。经通过“1+1+N”的联系模式和“精细化服务、上门式服务、组团式服务、专业化服务、梯队式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为全县农牧民增收、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织密“红色服务网”。形成农业种植、畜疫防治、饮水安全、科学普及等领域实现高突破。

油菜地里的“工耕族”,在田间赢得了“好口碑”。2021年春播间,800多亩试验田,成了刚察县农牧水利综合服务中心干部们的“春窝子”,结合绿色农业各项任务指标,党员牵头,分组“包田”,一部分人充分发挥科研专长,在新品种选育上“做文章”,一部分人主动对接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在田间实操上“下功夫”,整个耕期,全程跟着旋耕机翻地、领着施肥车撒施,手把手指导农户耕作,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默默耕耘中,刚察县完成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任务面积达到7万亩,全年播种粮食作物完成0.19万亩,油料作物完成6.93万亩,饲草作物完成0.58万亩。粮、油播种面积分别较上年增加0.07万亩、0.03万亩,农作物种植呈现“粮油稳定,饲草优化”结构。

草原曼巴“联百户”,解开农牧民心中的“死疙瘩”。结合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全县共52名专业技术员围绕藏羊牦牛高效养殖、农业种植等工作联村联户,发挥专业特长和技术指导,而多年以来,高原犊牛副伤寒、传染性胸膜肺炎、羔羊多发性关节炎,这些在刚察农牧区常见的牛羊普通疾病,对于五个乡镇基层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是始终迈不过的心坎和放不下的牵挂,围绕解决农牧民群众的牛羊顽疾,乡镇基层兽医工作站与省牧科院联合开展牲畜疾病防治工作,筛选村社牧户开展环湖地区牦牛绿色防控试验设计,利用消维康药物和抗菌肽药物实施高原犊牛腹泻对比实验。并通过申报2021年度县级科技三项经费项目(刚察县牦牛犊牛腹泻防治技术项目),将沙柳河镇295户牧民家中犊牛腹泻问题纳入肠菌宝益生菌药物治疗项目,通过对高原牦牛犊牛腹泻防治技术科普推广,其余牧户进行示范宣传,为今后畜牧业养殖绿色发展中“减抗替抗”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在沙柳河镇进行犊牛腹泻防治技术科普推广应用,有效减少当地牲畜损亡,减少疾病传播感染风险,助推牦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重任“扛在肩”,描绘一江清水“新画卷”。入贯彻落实省州河湖长制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全流域统筹协调,县级河湖长亲力亲为、一线督导,发挥县河湖长制办公室协调、指导、监督、监测作用,建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把河湖管理范围内生活垃圾清理整治为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由党员干部牵头引领,组成工作专班,对全县六河一湖进行“体检”,特别针对涉河“四乱”“白色污染”“偷排偷放”等顽疾,持续深化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全年共出动人员2206次、出动车辆537辆次,清理生活垃圾总量197.86吨,清理河道内建筑垃圾47吨。同时,争取落实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资金107万元,解决了吉尔孟乡托勒管道、秀脑秀麻村人畜饮水工程和哈尔盖镇赛德寺人饮管道老化失修问题,进一步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保障全县供水率达到90%以上。


撰稿:增特才郎 审核杨德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