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
乡村振兴正当时,踔厉奋发铸辉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走好乡村振兴赶考之路,党建始终是动力引擎,要聚焦好基层组织、培养好人才队伍、发展好产业机制,为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基层党组织是贯穿乡村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红线,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乡村振兴“赶考”之路上,各级党组织要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将组织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一盘棋”思想,以攻坚点作为突破点,全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各类重要阵地的功能效应,用好党建“指挥棒”,强化资源整合,突出乡村事业发展的攻坚点,激活党建工作“末梢神经”,将“红色触角”延伸至各个方面,真正凝聚党建工作合力,让党建引领的乡村振兴赶考路“一路生花”。
强化人才引领,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推进新时代的乡村建设,必须先为乡村“输血”,不断提升“造血”能力。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赛选手”,是真正愿意扎根家乡、建设家乡的“生力军”,释放人才红利是乡村振兴的“必选项”。各级党组织要以“订单式”培养为突破口,实施人才培育工程,“精准滴灌”“按需点餐”,细化乡村人才需求,拓宽人才来源,让优秀人才不断向乡村一线流动,建设多元化人才梯队,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做到“人岗匹配”,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着力培养打造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实施产业引领,打通乡村振兴主动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凝聚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地基,只有打牢地基,才能吸引更多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各级党组织要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将单方向“输血式”帮扶转变为多渠道“造血式”发展,不断整合资源,连片发展,依托地域相连、产业相近的优势跨村联建、抱团发展,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同时引导村民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走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乡村振兴赶考之路指日可待。
(中共刚察县委组织部 恒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