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孟乡:实施“三项工程”强化基层党建“三力”
今年,吉尔孟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刚察)重要讲话精神,省、州、县党代会和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把党的建设延伸到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实施“红色领航、红色堡垒、红色队伍”三大重点工程,着力打造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连接节点和服务阵地,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力、战斗力、同心力。
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强化基层组织引领力。突出政治建设。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刚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农牧民党员冬春季培训、支部“三会一课”,让全乡党员深刻把握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两个确立”、紧紧围绕省委“一优两高”战略、勇担打造“八个新高地”建设“四地”重任、加快构建州委“243”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县委提出的“1136”工作举措,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助推党建工作。突出重点工作。持续在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产业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常态化的开展每周由乡党政班子成员、各村村“两委”班子带队、发动红色先锋堡垒战队、绿色生态环境管护战队对“三河六线三片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巡护整治,年内共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30余期。以召开乡“聚焦重点抓落实·集中精力促发展”工作务虚会、乡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考核工作等会议,谋划2022年产业发展工作思路,着力组建吉尔孟乡产业发展中心,打造“一市场两基地”(牛羊交易市场、藏羊养殖基地、牦牛养殖基地),加快秀脑休麻村规模化牦牛养殖基地、日芒村规模化藏羊养殖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突出典型培育。深入开展以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亮服务、亮实绩、组织评议党员为内容的“五亮一评议”活动,借鉴兄弟乡镇“德瓦尕宝”党建品牌,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在村内威望高、政策熟、思想通的作用,在各支部“三会一课”上讲述党课,用身边人、身边事坚定各支部的党员信念,激发担当作为的热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年内各支部开展党日活动10余期,邀请老党员、优秀党员讲党课3次。
实施“红色堡垒”工程,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力。提升示范带动。坚持持之以恒抓支部、打基础,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推动各村党支部后进提标进档、中间争先提升、先进创建带动。实施对党支部工作状态按“后进”“中间”“先进”分类动态管理,以各村党支部考核方式组织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示范支部”互评互检,将党建工作突出、党组织作用发挥明显、工作中有好经验、好做法的基层党支部选树培育为“样板党支部”,开展互学互评互鉴,示范带动提升,推动全乡五村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提升阵地建设。持续加大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不断整合各类资金,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以迎接省、州、县三级党建观摩为契机,持续在完善“彩虹战队”党建品牌上下功夫,进行“彩虹战队”队伍、制度、阵地三方面建设,打造乡级党建文化长廊及党员活动室,为党建示范引领、发挥先锋堡垒、开展党员教育提供排头阵地,推动组织活动阵地提档升级,不断健全功能完备的乡村党群服务网络体系。提升指标运用。量化吉尔孟乡“五大振兴星”指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统筹推进“生态、文化、产业、组织、人才”振兴,制定了乡、村“五大振兴”总方案和分方案,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建设,争取年内完成1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
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强化基层党建服务力。坚持典型培育。推行农牧区党员精细化管理,根据农牧区党员年龄、“双带”能力、职业、生活状况等情况,将农牧区党员划分为干部党员、致富能人党员、年老体弱党员、无职党员等4类,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岗位职责,积极探索加强农牧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广大党员的创先争优热情。坚持为民服务。将“32110”为民服务工作法与常态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使村“两委”班子及村“一肩挑”办3件实事、村“两委”其他成员办“2”件实事,支部党员办“1”件实事,乡党委、政府办“10”件实事落实到位,大力推行“征办、联办、督办”三项机制,收集并解决了群众问题和困难12件,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断加强,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坚持以评促建。按照乡党委年初提出“量化考核绩效评定”的工作要求,全面推开“周晒”“月评”“年考”管理机制,严格执行了“工作日志”“工作周记”,量化了全乡党员干部工作考核机制,实行扣分积分制,解决干部“管理粗放、监督不力、工作不细”等问题,促进工作规范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