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联合助振兴 开启订单养羊新模式
“有政府协助我们卖羊,价格乡亲们都很满意,巴图书记和工作队的服务也很周到,在这么好的政策支持下,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年乃索麻村‘三委’班子成员”微信群里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的是年乃索麻村工作队2022年策划的“订单肥羊养成计划”。大家口中的巴图书记是年乃索麻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巴图孟克,队员则有桑多明、刘玲。“肥羊养成计划”是他们2022年谋划的特色养羊项目,通过此项目帮助村民销售137只羊,给村民和村集体增加20余万元的收入。
近两年,牲畜价格波动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8月泉吉乡乡村振兴工作队轮换后,泉吉乡党委、乡政府在巩固原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谋划新的发展思路和产业项目,时刻想着如何才能把本地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农牧民富裕增收优势。通过调研,了解到村里的羊肉品质高,西宁有客户希望能吃上安全放心、新鲜美味的草膘羊肉,年乃索麻村的养羊产业和外地的消费需求有一定的结合点。于是多方走访,谋划项目,了解到刚察县的羊肉商贩除了日常的宰羊卖肉,春秋两季会到牧区购买羔羊育肥,参考此模式,工作队便决定组织一次春季订单养羊活动,定为“春季肥羊养成计划”,有了想法,便立刻行动。
乡党委书记金永清和年乃索麻村第一书记巴图孟克随即赴西宁7家金融机构推介村里的羊肉,最终成功以每斤羊肉36元的价格拿到557份订单。为了保证第一批产品达到预期,第一书记巴图孟克全程参与羊肉的宰杀、切割、包装、发运等环节,以此来减少成本损耗,从而在市场拥有低成本优势并达到规模效应。
泉吉乡党委、乡政府和年乃索麻村工作队将此次订购活动定位为乡村振兴的一项举措,一次试验,规模不一定大,但一定要让农牧民尝到甜头,得到实惠。所以在拿到订单的同时,便同年乃索麻村支部书记更藏多日吉走访了村里的部分养羊户,向他们宣传这次订购活动,预告将从他们手中预订部分羊,得到他们的热情响应和支持。村里主要以养殖母羊,销售羊羔挣钱,喂养方式主要是天然放牧,冬天辅助喂食一些青储玉米、干草,饲料和人工成本不高。抓住关键,产业升级就势在必行。工作队将产业的根基放在牧民身上,鼓励牧民用传统的放牧喂养方式留养一部分大小合适的羊;同时,为了保证出栏效果,又将村集体周转羊中的50只羊留养在村集体草场,雇佣专人放牧喂养。


产品有了,如何运给客户又是一个问题。一张物流价格表让工作队员喜中掺忧,喜的是20万元的羊肉订单已经拿在手上,但受新冠感染疫情的影响,物流不便利、运输成本高、散户销路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成了队员们面临的新“挑战”。巴图孟克积极联系各方物流公司,终于争取到一辆运费合适、满足运输条件的物流车进行统一配送。6月1日,装载着557份5800余斤年乃索麻村精装羊肉的物流车,在西海镇成功发往西宁,当天下午就将全部羊肉送到指定地点,圆满完成了此次交易。
下一步,工作队将改进订购方式,在做精牛羊肉订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半只牛羊预订、日常随时购买方式,形成三种预订购销模式。与此同时,在货源组织、成本控制、屠宰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将锐意优化,提升客户体验,进一步提高年乃索麻村村民收入。
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块块牛羊肉也扛起了责任。政府的支持、工作队员们的努力、农牧民的参与,既是对泉吉乡农畜产品品质的保证,也是在疫情背景下,保证农牧民“稳”增收的责任与担当。
撰稿、摄像:多旦扎西 审核: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