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河镇:“一核五队”促振兴 乡村发展露新颜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1日
消息来源:沙柳河镇
今年,沙柳河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决策部署,深度落实“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法,将党建引领作用拓展至基层各项事业,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发展实现全新突破。激活产业发展“动力源”。“产业促进工作队”通过“马背”和“铁骑”形式,将中央及省州县重要会议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惠农惠牧政策等宣讲至各村各户。同时,结合村情、村民实际,引导种养殖农(牧)户发展家庭生态农(牧)场,鼓励通过租赁、入股和加大草场(土地)流转力度等方式,探索走集约化、规模化路子,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目前,沙柳河镇通过自主申报、村级推荐、镇级审核,新增家庭牧场8个、家庭农场1个,规模化、高效化、品牌化、数字化成为新型家庭生态农(牧)场筹建新趋势、新特征、新变化。

争当绿色发展“先行者”。“生态文明工作队”通过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刚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刻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结合沙柳河镇在“环湖北岸”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及时在各村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确保村级河湖长、林草长责任体系实现全覆盖;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绿化面积实现再提升;巩固村域内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70%以上。同时,村域禁塑、垃圾分类、爱国卫生等工作结合工作队助力,实现深度推进。

办好民生福祉“头等事”。“社会保障工作队”以入户和集中方式大力宣传社会保障政策,为群众做好政策解读,答疑解惑,组织群众及时缴纳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全力做好特困供养、困境儿童补助、临时救助、老龄补助、优抚等工作。目前,沙柳河镇各村累计(2022年上半年)完成审核并救助群众86户284人,发放救助金52.7万元;慰问困难群众183户、五保户和特困户12户,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合计11.38万元。打好安全稳定“攻坚战”。“社会治理工作队”扎实发挥好农牧区群防群治队伍作用,进一步凸显“网格化”管理功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好法律服务,及时对群众求助和投诉统一登记;积极开展农牧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推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措施的普及,为农牧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积极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成果,不断培植文明乡风,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修订完善、监督实施村规民约,开展模范村争创、“五星级”文明户评定、“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目前,沙柳河镇各村通过设立综治中心、接入雪亮工程监控等,数字乡村实现全覆盖;细化村规民约、制定反向测评分值表、红黑榜等举措,实现村民自治进一步提升。同时,持续深入推进防电信诈骗、“八五”普法“法律八进”活动常态化开展,实现法治宣传全覆盖。奏响文化惠民“新乐章”。“文化宣传工作队”充当带头人、带领群众搞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牧区深入推进。目前,沙柳河镇各村结合自身优势、文艺特长,分别组建完成民乐队、舞蹈队、服饰队等文艺表演骨干队伍。同时,积极参与县、镇、村各类主题文艺活动,将新时代、现代化农牧区特色精神风貌通过文艺表演方式向大众进行推广、宣传。接下来,沙柳河镇将紧紧依托党建引领,围绕“一核五队”工作要求,抓好村级特色产业发展、交旅融合发展等,实现以点带面、辐射全镇,为农牧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的机会,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农牧民群众生活幸福感。
撰稿、摄像:才让姐 审核:桑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