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9日 消息来源:中共刚察县委组织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输暖更需久久为功。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所积、为基层减负也非朝夕之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深挖形式主义背后的“根源”和“病灶”,在标本兼治、立足长远中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他们以更加奋发的精神状态干出非凡业绩。

“压担”不忘“挑担”,摆脱独木难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落实党和国家政策和措施的“最后一公里”,亦是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干部要书写招商引资、信访维稳、宣传政策等“必答题”,也要作答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保暖保供等“加试题”,还得交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时代考卷”,可谓是“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减负是为基层减,理应把倾听基层干部心声当成大事,放在心上更落在行上。既“层层压责”又“层层担责”,靠前一步为基层分忧解难,让基层干部从“干不了”“不该干”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形成切实有效的减负制度机制,而不至让减负变成“独角戏”。

“砍柴”不忘“磨刀”,摆脱气虚体弱。“箩筐不怕沉,扁担就一根。”只有担子重量适中,挑起来才稳,走起来才快。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同样一项工作任务,之所以有人举重若轻、有人手忙脚乱,归根结底是业务素养和经验水平存在差距。根据岗位需求多给基层干部“充充电”“补补课”,采取集中轮训、专业培训、业务指导、经验交流等方式帮助干部开拓眼界、补齐短板,用能力素质的“水涨船高”化解工作焦虑、本领恐慌。

“纠错”不忘“容错”,摆脱动辄得咎。基层干部身处国家治理体系的末端,既要不折不扣执行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又要直面群众多元化的矛盾诉求,既要想方设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应对改革发展道路上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免不了要“唱黑脸”、接“烫手山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纠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意味着要换位思考基层干部所面临的问题、难题,及时调校不恰当、不合理的工作方式。多一些耐心倾听、换位思考,“严管”方能与“厚爱”更好结合而起效。(王璐,伊克乌兰乡角什科贡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审核:杨德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