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碳汇为刚察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0日 消息来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近日,县发展和改革局与国家能源集团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刚察县境内草原碳汇开发。该项目是海北州首个草原碳汇项目,也是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号召,深入治理草原退化,碳汇增效的创新探索。

刚察县草地资源丰富,全县草原面积共计1086.03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8.96%,具有极为突出的碳汇优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殷殷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通过草原修复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为开发县域退化草原治理修复碳汇,充分挖掘现有草原碳汇资源,县政府初步选定6.4万公顷草原用于实施碳汇项目,经前期技术评估,项目每年可产生碳汇量约9万吨,40年碳汇量可达360万吨。碳汇开发成功后产生的收益,不仅能够帮助当地牧草企业、牧民增加经济收入,还可以扩大草原治理范围,实现生态效益和治理收益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县发展和改革局将按照协议约定,密切配合,从社区影响、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加强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利用创新思维,建立碳汇生态产品开发体系,将草原碳汇融入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布局之中,融入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整体治理之中,利用市场化机制贯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致力将刚察打造成为环青海湖草原碳汇项目示范县,全面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新闻链接:草原是我国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碳库,开发潜力巨大。合理的草原政策,科学的草原保护及修复能够显著提高草原增汇减排功能。草原碳汇开发是指通过退化改良、人工种草、休牧轮牧、沙化治理、草地补播等管理措施提升草地固碳能力,根据相关减排机制方法学和论证程序,量化出用于国内外交易的碳信用。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因地制宜恢复草原生态积聚草原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撰稿:李海宁审核:乔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