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能下”机制 力促干部作为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6日 消息来源:中共刚察县委组织部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关键在于“能下”。要敢于打破“金饭碗”的铁律,打破干部只能“上”的错误认知扫除领导干部能下障碍打通制度路径让干部“下”有制度规范,让那些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干部真正“下得去”,也使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确实“上得来”激发领导干部劲竟有为。

“考核”为标尺量定“下”的对象。立起考核风向标完善领导干部“能下”机制,才能准确量定出“下”的对象。

杜绝“只言片语”,坚持多渠道、多层次掌握干部德才表现,科学细化考核标准,力求公平公正,让“下者”心服口服,积极反思。摆出科学考核“成绩单”定去留,深入分析找“病灶”,“开方问诊”促进步客观评判人岗相适情况,甄别出“下”的对象。不仅要用客观事实让“下”者服气,更要用坚决处理、果断调整的态度形成调整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震慑效应。

“干事”为导向营造“下”的氛围。干了年,山河依旧,面貌未改,是干事创业环境下最大的“绊脚石”要协调运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让能干事、干成事者得褒奖、获重用,使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避免“心苦”成为“千里马”歇步、“老黄牛”撂挑的理由。同时要盘活“老油条”“差不多先生”“躺平干部”们的做事热情和积极性,敲打和警醒“中间层”,注重优胜劣汰和动真碰硬,推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打造敢为民“上”、不为利“下”的硬核队伍让领导干部在政治生态中“根深叶茂”

“关怀”为理念服务“下”的管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下”来的领导干部,绝非“一棍子打死”,而应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须加强对“下行”干部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让他们端正的心态,理顺“下”的情绪,切实减轻思想负担确保下而能服,下而不馁”,既要让被问责的干部“不冤”“调岗”的干部“不”,又要给予他们重新施展拳脚重回“原址”或提拔重用的机会,让“下”的干部有盼头、有干劲干部则因下知耻,知耻而后勇,才是推行“能上能下”新规的意义所在。(卢国霞  2021年选调生 刚察县沙柳河镇尕渠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审核:杨德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