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战“斑”三部曲 奏响生态环境综合
整治“最强音”
自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刚察县始终高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深化“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扛起“国之大者”政治责任,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后期管护各项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整治成果。
谱好督导曲。把“不放过”作为检验行动的一把尺子,制定印发《木里矿区江仓一号井及祁连山南麓刚察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年”督导工作方案》,成立县四大班子为成员的督导小组,采取定期、不定期方式深入一线,督导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00余次;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包联,部门、乡镇负责,业务骨干驻点制度,在5个乡镇分别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进一步压紧压实乡镇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通过常态化驻点盯守、约谈提醒,倒逼责任落实,加快构建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
奏好责任曲。以《刚察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期管护管理办法》为准绳,充分发挥“一核五队促振兴”生态文明队作用,投入资金782.16万元,设置草(林)管员560名,按照“谁管护、谁受益”原则,采取“划图区分、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真正把管护区域落实到岗位上、管护责任压实到人。办理项目后期管护移交手续,纳入乡镇党委、政府目标考核范畴,财政列支后期管护经费20万元,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担子的齐抓共管网格化治理格局。
唱好宣传曲。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工作重点,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组建铁骑宣讲团和马背宣讲团等宣讲队伍,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达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责任辖区全覆盖,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环保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全县153个工作队的933名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辐射带动3.4万余名群众主动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当中,形成“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浓厚氛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刚察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正确的政绩观、端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健全完善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共同管护的长效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责任编辑:云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