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新闻来盘点 刚察发展结硕果

聚焦新型产业 迈出坚实步伐
3月8日,历经长达四个月的沟通衔接与筹备,总投资6400万元的国内首个高原无人驾驶航空器实验基地项目临时空域取得空军兰州基地批复,试飞空域达到3100平方公里,标志着“试飞空域最大、试飞海拔最高、技术装备最尖端”的国内首个高原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验基地项目将在刚察落地。2021年10月18日,刚察县成功与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国内首个高原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验基地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刚察县热水地区海拔近3700米的试飞基地完成首飞,代表机型JZ-120G表现出极高的高原物资运送、物资投送应急救援等性能。该项目的实施,旨在依托刚察县得天独厚的高原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充分发挥企业装备雄厚的科研优势,打造集产学研、制造、生产、测试、试飞、销售于一体的创新产业集群与人才高地,开辟高精尖技术企业与地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模式。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西北地区应急救援、高原物资运送、极端地区无人物流、森林消防侦查监测、无人驾驶空中出行等领域的深度推广和应用,形成新的高新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刚察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刚察:垃圾分类3年行动启动
3月17日,刚察县垃圾分类3年行动正式启动。此项行动的开展,旨在妥善处理并解决好生产生活垃圾,减轻其对青海湖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中华水塔”主人翁的姿态,履行好职责,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自2021年3月始,刚察县开展“垃圾不落地,出门即分类”的垃圾处理模式,并迅速在全县试点小区及校园和各单位大院推广。为严防“源头分类、中端混运、后端混合”问题出现,县政府加强监督考核,通过城管部门专营收运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等措施,加强对既有分类小区的长效管理,重点加强对混收混运的监督管理。此外,县政府及下属各街道、社区分别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制度规范、协调部门联动、深入社区基层,通过人性化服务带动精细化管理,提高垃圾分类的社会参与度和正确投放率,着力促进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
青海省首个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在刚察开工
3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援建的青海刚察县“青海湖特色商品体验中心光伏建筑(BIPV)示范项目”在刚察县开工。该项目是青海省首个屋顶和玻璃墙体均有发电功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刚察县建设高原美丽城镇、推动交通工具电动化、打造“零碳小镇”、擦亮“全域旅游示范县”招牌的重点支撑项目,集中展示环湖地区特色农畜产品和光伏资源、生态资源、文旅资源,以及开展线下线上商品交易、产供销对接商贸服务的平台,为青海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发挥示范作用。
刚察:感恩奋进向明天
六月,以“牢记嘱托感党恩 砥砺奋进谱新篇”为主题的10大系列主题活动“点燃”刚察草原,展现出刚察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自力更生、砥砺前行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各民族团结和谐相处的画面,为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刚察)讲话精神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情暖高原,感恩奋进。一年多来,刚察县各族儿女牢记嘱托、勇毅前行,切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迈出良好开局。一年多来,刚察县以“国之大者”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厚植生态底色,让绿水青山成为全县人民的财富资源、增收密码,让优良生态释放“富民效应”,聚力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生态是资源和财富的“财富观”广泛深入人心。一年多来,刚察县把书写“民生答卷”作为全局工作内核,坚持以民生为动力,走“以民生为导向”的生态富民、产业富民发展路。“刚察实践”不断寻求突破路径,“绿色刚察”风生水起,“刚察篇章”增加了现代化产业富民的厚度,一个让广大群众坚信“明天会更好”的刚察蓬勃而来。

6月29日,刚察县与四川中科金盏实业集团成功签订刚察县经济发展史上单笔投资额最大招商引资项目——“刚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为目标,计划利用4年时间,在刚察县建设食用菌高标准智慧农业大棚和南美对虾产业园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2万亩,总投资达90亿元。两个“航母级”农业项目的实施,将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最大规模设施农业食用菌种植基地,同时还将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内陆海虾养殖基地,对于我县进一步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为刚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智慧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刚察以屋顶分布式光伏助推乡村振兴
在海滨藏城的乡村里,农牧民家周边的空地上,一排排光伏板井然有序地排列,犹如一面面镜子,映射出的是清洁能源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亮点和成就,用光为藏城乡村增添活力,为乡村发展焕发新的生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以国家提出的“双碳”任务为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实践指引,扎实推进屋顶式光伏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动乡村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刚察县依托晴多雨少、阳光充足的高海拔地理特点,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富集的地域优势,积极打造屋顶分布式光伏,2022年逐步建设总投资20万元的伊克乌兰乡亚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20万元的沙柳河镇尕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20万元的红山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这三处屋顶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可达38.36万度,实现年收益9万元,提高了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收入增长点得以增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带动村集体经济复壮的同时,也保证了当地的民生用能,更是在节约煤炭资源、实现我县能源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在成为刚察县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的重要节点。

刚察县把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与乡村振兴实战结合起来,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五支队伍”为保障,实施“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法,推动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问题在基层解决的工作局面,推进乡村振兴步伐。“一核”是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核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五队”即以全县31个村党组织为基础,在每个行政村分别组建“生态文明、产业促进、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文化宣传”5个工作队。成员由党建信息员、致富带头人、后备干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优秀人才组成。各工作组根据每项任务目标难易程度,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职责,实行动态化管理,使党组织力量下沉到服务群众最前沿,在生态文明建设、产业促进发展、社会综合治理等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及时响应解决群众困难,打通党建引领和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在提高党组织凝聚力的同时,极大地增强群众的认同感,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刚察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刚察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县委印发《深入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实施方案》,从党的建设、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五个方面,细化21条措施;县级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坚持率先垂范“带头深学”,促进入脑入心、学有所获;县级领导任组长,抽调百名行业部门业务骨干,成立刚察县宣讲帮扶工作组和农畜产品销售协调工作组,深入31个村开展“送理论进基层”集中宣讲活动;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载体,充分发挥各乡镇“一核五队促振兴”和机关“一引领四提升”工作法作用,紧盯当前农畜产品销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开拓销售渠道,着力提高牛羊出栏量,实现农牧民群众在疫情形势下稳定增收,真正让党的声音“飞入炕头帐篷”,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刚察首届青海湖草原冬肉节举办 购销总额达千万元
10月12日,刚察县以“庆丰收、迎盛会、促振兴”为主题举办2022年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会暨首届青海湖草原冬肉节,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打通绿色有机畜产品输出“梗阻”,推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牛羊活畜、牛羊肉、牦牛奶酒、蜂产品、牛绒制品、乳制品等二十余种“名特优新”农畜产品亮相推介会,现场达成牛羊肉购销意向协议5单,引进畜产品加工生产线2条,框架协议总资金6000万元,签订牛羊活畜交易订单7683头(只),购销总额达1393.23万元;签订牛羊肉订单31.53吨,交易金额1869.72万元;刚察县农商银行与泉吉乡金山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助企金融贷款合同1000万元。通过举办此次活动,搭建了供销平台,集中推介了一批绿色有机优势农畜产品,建立了稳固的牛羊肉及活畜市场供给关系,推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来 源:人民日报、青海日报、青海新闻网、海北新媒、县融媒体中心、全县各单位
撰 稿:张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