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盖镇:用心用情守护“高原精灵”
2017年7月14日,哈尔盖镇被授予“中国普氏原羚之乡”称号以来,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属地职责坚守普氏原羚保护底线,经各方努力,哈尔盖地区普氏原羚数量由2002年的200余只增加至2022年底的3500余只。
推动公众参与,深化普氏原羚保护意识。为切实提高全镇农牧民群众参与保护普氏原羚的积极性,把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宣传“三农”、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工作相结合,深入各村农牧户家中宣传国家政策、惠民工程、春耕护农等政策的同时,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法律后果,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猎捕、杀害、食用等野生动物行为,确保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将每个群众都发展成为普氏原羚保护工作中的“守护员”。环仓秀麻村牧民周增本和索南才让就是这样的“守护员”,自2016年以来,兄弟俩共救助普氏原羚50余只,包括哺乳期普氏原羚17只、成活率为100%。
政府统筹推进,牵头营造安全生长环境。充分发挥全镇35名“一核五队”生态文明工作队员巡护作用,将普氏原羚巡护保护纳入护林管护范围内。积极配合县相关部门投放饲草料,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保护区域明确到人、划片包干,形成了无断档、无空挡、无缺档的网格化格局。同时,镇党委结合新时代武装工作要求,计划成立哈尔盖镇“普氏原羚民兵巡护队”,创新工作方式,将民兵日常训练工作与普氏原羚巡视工作相结合,更好地将普氏原羚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补偿机制,加大普氏原羚保护力度。通过哈尔盖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各村群众及站(所)的积极参与和多方努力下,普氏原羚数量不断增加。但随着普氏原羚数量的剧增,牧户草场的牺牲程度也在慢慢加强,影响了牧民群众的收入。对此,镇党委和镇政府及时研究并制定了草场补偿机制,通过经济补助、项目帮扶采购网围栏等有效措施,对因普氏原羚活动造成草场破坏的农牧户进行一定的补助,挽回农牧户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加大对普氏原羚的保护力度。
在哈尔盖镇党委、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保护野生动物上持续发力,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也逐年增加,普氏原羚栖息地的水源涵养功能不断提升。该镇将借助“羚羊小镇”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普氏原羚保护宣传力度,将保护工作继续做深做实。
来 源:哈尔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