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两项非遗成功入选青海省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刚察县传统民俗类《刚察藏族服饰》、民间文学类《年钦夏格日山的传说》2个项目被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对我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工作的充分肯定。目前,我县共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5项,州级非遗项目名录6项,县级非遗项目名录19项。
年钦夏格日山传说:年钦夏格日山顶峰常年积雪,白云缭绕。由于它凸起在平坦的草原上,所以显得雄浑壮观,巍峨陡峭。登上山顶,奇山异峰傲立在眼前,青海湖及周围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顿觉天高地阔,给人一种“人天合一”的感觉。令人叫绝,感叹。顶峰奇石林立,主峰有石柱一根,突出地面的部分有一人多高,宛如殿堂的廊柱,表面光洁如削,能敲出铿锵的金属之声,是藏语神话中的“镇山神柱”,是一件稀世之物。晋人张华的《昆仑铜柱铭》上说“昆仑之柱,奇大如天,圆周如削,肌体美焉”上面缠满了信徒们祈求吉祥如意的哈达。
自古以来,藏族人们一直信仰自然文化,对山水湖泊都敬之为神灵,藏族人民围绕年钦夏格日山流传出了很多传说,这些传说内容涉及物候天象、动物与人、人与人等之间的智慧故事,是历代藏族人民口传心授的民间文化结晶。《年钦夏格日山的传说》突出了刚察县地貌特征、人物风情、审美价值、精神世界,彰显了刚察人民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明天的祈愿和憧憬。传播中具有典型性地方语言文化艺术特色,凸显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
刚察藏族服饰:悠久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刚察藏族服饰环湖地域特色和地方民族的风格,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创新性。刚察藏族服饰制作具体表现在选料、裁剪、形状以及搭配等,大体可分为六个部分。依次为选料、裁剪、和缝、熨烫、内外缝合、锁边。 图案古典华丽,左前襟掩向右腋用盘扣固定,将右襟掩覆于内,极具地域民族特色。内外两层,外层由光面布料裁剪而成,内层为羊毛或人造毛,保暖系数很高。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竖立色块,依次组成五彩色带。女式藏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宽的黑、红、绿、紫色条纹依次排列;男式藏服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藏族群众皆爱穿着藏式长袍,其特点是宽长束腰,穿脱方便,在生产劳作时可裸露右臂,上下马时收放自如,再加上舒适、厚重、保暖,非常适合游牧的生活。
来 源:县文体旅游管理广电局
通讯员:才保
审核人:白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