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万亩”耕地“流转牌”激发集体经济活力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7日 消息来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中央和省州县关于推动农牧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农牧区村集体经济。今年来,哈尔盖镇亚秀玛村立足本地发展基础,将培育发展特色本地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积极探索,立足村内现有的特色资源,并全力盘活村内“闲置资源”,不断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村集体经济与村民个人收入“双提升”。


  农牧区土地利用不合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亚秀玛村党支部书记万玛本介绍到:“我们村有一万多亩耕地,相当多的一部分牧户耕地利用不合理,土地流转是当前我们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盘活土地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招商引资,从而形成土地规模化、可连片打造的优势,亚秀玛村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口袋‘鼓’”的新局面。


  2022年前,亚秀玛村域内耕地、草场、退耕还林地布局散乱,前期用地规划不合理,村内现有的9978.43亩耕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落后,跟不上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为“激活”亚秀玛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改善区域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稳步向前,2023年,亚秀玛村“两委”打响土地“流转牌”,按照“盘活闲置土地,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有关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在村“两委”的积极鼓励和耐心劝导下,村里的党员、干部积极宣传政策,带头做好亲朋好友和邻里思想工作,率先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带动群众流转土地。其他村民看到有人带头,也愿意放下自身顾虑,和村“两委”统一战线,加入到土地流转的队伍中来,同意将自己的耕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增加收入。目前,亚秀玛村“两委”正在与相关部门对接,协商耕地流转相关事宜,计划于今年8月份完成流转工作。

  亚秀玛村村民旦巴尖木措说:“我把家里26亩耕地全部流转到了村里,每年可以获得租金8580元,还可以在春耕、秋收等农忙的时候打零工获得另外一份收入,土地流转给我带来了双份收入,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土地流转完成后,可通过成立农业公司、劳务公司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农牧民“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保障了外出务工或经商的牧民通过转让土地可获得补偿取得土地租金与分红收入。村集体计划将以每亩450-470元的价格向外出租,预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0-140万元。”亚秀玛村第一书记景振宇说。

  加快土地流转,是提高现代化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亚秀玛村将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探索创新“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基地+种植户”的土地利转经营模式,打破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加快农牧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来   源:哈尔盖镇

责任编辑:张得存

审 核 人:郭志强

总 监 制:妥国胜 
发 布 人:罗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