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以学正风 始终保持政治本色
“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6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抓实以学正风,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学查改相贯通,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增强检视整改实效。
树立正确权力观,进一步转变作风、锤炼党性。党性是魂,作风是形;党性决定作风,作风彰显党性。如果不从党性上认识作风问题,就会陷入被动局面。作风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归根结底是党性问题,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加强党性锻炼。要以理论清醒坚定党性,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植根于内心,要以艰难困苦锤炼党性,不追求平庸舒适的工作状态,时刻准备上“刀山”、入“苦海”,面对问题矛盾迎难而上,面对风险危机挺身而出,面对逆境挫折愈战愈勇,在一次次破难题、承重担中磨砺党性。
弘扬清廉之风,始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政德建设,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核心的新时代政德观。廉者,政之本也。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全面查找廉洁风险点,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法纪红线。持续纠治“四风”,要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弘扬俭朴之风,节俭朴素,力戒奢靡。历史和现实证明,俭朴之风既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又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党员干部要自觉养成俭朴之风,从内心深处树立俭朴意识和勤俭节约的行为准则,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把生活作风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自觉审视自身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坚守俭朴底线,筑牢精神堤坝。要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尚俭戒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努力养成俭朴之风。(周毛措,2021年选调生,刚察县泉吉乡冶和茂村党支部书记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