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诗的盛会走近刚察
六月的青海湖碧湖荡漾,在草原最美的季节,2023青海湖诗歌节满怀激情地走向“鱼鸟天堂 藏城刚察”。来自国内外的80余名知名诗人和各界嘉宾相聚在青海湖北岸的刚察县,畅谈诗歌,以湖相识,以诗相会,感受藏城的高天厚土、云光日影,以诗歌的形式共享中外文化交流盛宴,在仙女湾留下属于这里的最美诗歌。
28日上午,2023青海湖诗歌节在藏城演艺中心盛大开幕。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名誉会长,青海湖诗歌节组委会主席吉狄马加致辞并宣布开幕,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班果,中国诗歌网总编辑、中国作协《诗刊》社主编助理金石开,中共海北州委书记夏吾杰,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中共刚察县委书记朱成青分别致辞。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录春,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匡湧,作家,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尹汉胤,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宏绪,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援青办主任冯庆一,青海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宋江涛,中共海北州委副书记、州长张胜源,中共刚察县委副书记、县长斗拉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青海有连绵不绝的各民族诗歌传统,英雄史诗格萨尔、仓央嘉措诗歌……为此次诗歌节“在全球生态语境下的诗歌写作与诗人的价值立场”主题阐释提供了最佳的场景和载体,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环境和实践样本。从2007年开始创办的青海湖诗歌节,不仅为国内外诗人搭建了一个别具雅致的交流平台,更为青海湖周边地区特别是刚察县打开了一扇世界性的窗口。
在海拔3300米、草长莺飞的刚察草原,因为诗歌和美景的共同召唤,诗人们从国内外赶来参加这场诗歌盛会。在仓央嘉措文化广场开展的文学采风活动中,诗人们徜徉在诗歌文化乐园,领略仓央嘉措诗歌之美,品味和感悟本土特色文化魅力;在湟鱼家园,诗人们与鱼鸟、山海、绿草共享悠闲的惬意和诗意,以文学的视角领略刚察独有的奇美自然景观,身临其境体验刚察独有的生态文化符号。
在仙女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营地,诗人们以“在全球生态语境下的诗歌写作与诗人的价值立场”为主题,从不同角度畅所欲言,总结历年来青海湖诗歌节的成果,共同探讨自然、环境、生态与人类心灵在诗歌中的创造和重构,向世界展示青海省丰厚的文化底蕴、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效,让目光聚焦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湖周边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文化,饱赞“鱼鸟天堂 藏城刚察”的“天赋纯境”和“大湖雅致”。主题研讨会在诗人嘉宾们手摇小红旗,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结束。

“诗歌的启蒙”彭敏专场文学讲堂中,中国作协《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第五届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彭敏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刚察县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的同学们及文学爱好者送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诗词课,与刚察本地学生、作家诗人共同探讨诗歌点亮人生的真谛,领略诗歌的魅力,鼓舞更多学子爱上诗歌,培养文学兴趣。
诗歌朗诵会上,诗人们现场朗诵个人作品,用文字和声音的力量共话来自生态与环境的诗意,以诗歌艺术的形式,向时代致敬,向青海的绿水青山献礼,展望青海文化繁荣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辉煌未来。
特色展体现“好客刚察”民族风情
藏城刚察除了壮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制品、令人流连忘返的特色美食。氆氇绣、掐丝唐卡、骨雕、牛绒制品……独具匠心、工艺繁杂的非遗文创产品展为嘉宾们近距离展示了一场“非遗”的视觉盛宴。肉质鲜嫩的刚察草原牛羊肉,酸甜爽滑的手工牦牛酸奶,羊肉的鲜美与酸菜的爽口完美结合的土火锅,甜糯可口的糌粑,香醇可口的热酥油茶……特色美食展现了刚察人民的热情好客,高原特有的民族风情让现场嘉宾朋友们赞不绝口。

初次来青海的浙江诗人芦苇岸说:“第一次来到高原感觉山清水秀,这里是真正的诗与远方,给我作诗带来了更多的灵感,无论作诗还是写诗歌,在这里一定会找到更多的启发。”
诗人刘大伟说:“刚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县城,之前我就来过多次,蓝天白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次来又是不一样的感觉,街道非常干净整洁,刚察朋友们非常热情,相信我们在美丽的刚察会有新的收获。”
“我对青海是非常有感情的,刚察的山水给我的感觉更清丽秀美,此景只应天上有。”诗人汪剑钊说。
参加过几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青海诗人阿甲说:“青海湖诗歌节对于青海加强和外界的文化交流,还是在推介青海文化方面都会起到非常有意义的作用。每次来刚察都感觉变化非常大,城镇感觉面目一新,祝愿青海湖诗歌节越办越好,青海发展越来越好。”
来 源: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
撰 稿:张娜、马占英
摄 影:才项仁增、才旦桑吾
审 核:申孝虎
总监制:妥国胜
发布人: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