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须摒弃“三种心理”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7日 消息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新时代背景下,逐步加快的生活节奏也对年轻干部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处暗藏诱惑,时时隐匿风险,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年轻干部需要摈弃不良的心态,才能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信念坚定才能忠诚可靠,脚踏黄土方能堪当重任。

摒弃躺平心理,推诿懒散不可取。躺平心理的源头是理想信念有动摇、责任意识有缺失,思想上一旦有偏差,实际行动就如同没有地基的大厦,势必将“栋榱崩折”,躺平心态不仅会影响周围同事的干事创业热情,更会抹黑群众心目中的党的干部的形象。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现阶段大部分年轻干部前期成长的环境是“温室”,移栽到室外更广阔环境中,即将面临的不仅仅是强风劲吹,还有暴雨捶打。面对诸多挑战,需要年轻干部自觉走出“舒适圈”,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去完成工作任务,严防“但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错误心态。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积极担当作为,不懈奋斗才能行稳致远。

摒弃怯懦心理,胆小拘谨不可取。怯懦心理源于本领不足、自信心不够,理论水平不够、实践经验不足。怯懦势必将导致个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力缺失,具有过硬实践本领才能够让理论不再“空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要想真正步入“手中有粮心不慌”之境,就要多到基层重大实践中,多到急难险重一线、多到服务群众最前沿,多接并接好“烫山芋”,多解并接好“蛇口结”,多忙并忙好“风火事”,才能真正把握实践斗争规律,锤炼胆识意志,克服怯懦心理,以“不怕事、不惹事、能扛事”的状态,在群众需要时扬眉出剑,在处理问题时淡定从容,在遭遇困境时化险为夷,脚踏实地做好党的各项事业。

摒弃侥幸心理,投机取巧不可取。侥幸心理的根源在于意志力不坚定、想法不切实际。从小打小闹到贪欲大开,从侥幸为之到肆意妄为,正因为贪腐干部对于党纪法规置若罔闻,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自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他人都不知”,实则是“落人话柄,一不小心人尽皆知”,这种侥幸心态,让干部一步步走向了犯罪深渊,断送了前程,毁掉了家庭。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十年如一日,逐个毛病纠治,形成了强大震慑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时处处用法纪规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当好人民的公仆。(钟金玉,2017级选调生,刚察县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