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化人才“花开满园”
近期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着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是一座城市的未来和活力之源,组织部门要“播种育苗”“浇水施肥”“精耕细作”,让各类现代化人才“花开满园”。
“播种育苗”壮大人才队伍。“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选拔人才时的“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等旧观念,影响制约了人才成长发展。“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要树立辩证的人才观,矫正选才的偏见,坚持立足当下与着眼长远、需求导向与靶向引才相结合,畅通柔性引才“绿色通道”,充分吸纳产业“帅才”、科技“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给予他们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突围”“出圈”,切实推动现代化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最大增量”。
“浇水施肥”激发人才活力。招才引智就像“引龙入海”,可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培养人才好比“深水养鱼”,能从根本上夯实人才基础,两者的配合贯通缺一不可。要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塔尖”到“塔基”各梯次人才队伍建设,找寻人才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叉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成长套餐”,通过实施分阶段、差异化、精准式培养和订单式、项目制的培训,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多轮驱动,让理论与一线实践充分碰撞,切实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呈现出现代化人才“争奇斗艳”的局面。
“精耕细作”优化人才环境。“茂材需沃土,良禽择良木”,厚植人才沃土,需要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以“阳光雨露”的浇灌推动人才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奔赴、同频共振。要建立让能者脱颖而出的“赛马”制度,打破均衡分配和论资排辈,不搞“终身制”、不贴“永久牌”,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高薪。要当好人才的“后勤部”,不打折扣兑现政策承诺,全心全意解决后顾之忧,以优质服务滴灌人才发展环境,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浓厚氛围,涵养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让人才“流量”变为人才“留量”。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相信一支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必将在科技现代化赛道上竞相奔涌、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竞相出彩。(张艺,2021年选调生,刚察县沙柳河镇河东村党支部书记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