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五子”联动 下活农牧区村级后备人才培养“一盘棋”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2日 消息来源:

刚察县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发展,从返乡大学生中公开选聘村级后备干部,聚焦“选、育、带、管、用”五个环节,以“选苗子”“架梯子”“引路子”“压担子”“搭台子”“五子”联动为抓手,下活农牧区村级后备人才培养“一盘棋”,为农牧区基层组织注入发展新动能。

精准识别“选苗子”,蓄足“源头活水”。组织县乡两级力量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从多渠道、多方位了解掌握大学毕业生返乡情况,把工作有热情、干事有激情、服务有温情的返乡大学生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建立“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镇)一库”村级后备人才库,通过自主命题、考试测试、资格审核等方式,从村级后备人才库中公开选聘村级后备干部。截至目前,全县31个行政村共储备村级后备人才72名,从中选聘村级后备干部36名。

多元培育“架梯子”,厚植“成长沃土”。采取“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育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村级后备干部立体化培育体系。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依托“数字刚察智慧党建平台”和“一点一中心二区三基地”,围绕组织建设、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内容,开办3期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实现培训全覆盖。

结对帮带“引路子”,激活“雁阵效应”。实施分级分类目标培育工程,根据后备干部专长、特点和发展潜力,将其分为村党组织书记、“两委”委员2个梯队进行重点培养,分批次分类别安排到村跟班学习历练。实行结对帮带责任制,推行“3+1”培养模式,由1名包村干部、1名村“两委”成员和1名有经验的老党员担任“成长导师”,通过言传、手帮、身教等形式,教思路、传方法、授经验,不断提升后备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助力后备干部成长成才。

宽严相济“压担子”,淬炼“烈火真金”。建立谈心谈话机制,及时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增强后备干部归属感。搭建锻炼培育岗,将村级后备干部选任为“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队员、信息员、网格长等实岗进行锻炼,促使后备干部“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引导村级后备干部在具体实践中经受历练、增强本领。同时,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动态更新”,对不宜继续培养的后备干部及时淘汰“出库”,对表现优秀的后备人才及时考察补充“入库”,确保后备干部“常备常用”。

多管齐下“搭台子”,释放“满园春色”。坚持实绩导向、效果导向,对综合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优先推荐外出观摩学习、表彰奖励。对具有优秀团员和群众身份的后备干部,优先培养考察吸收进入党员队伍。同时,在村“两委”班子空缺时,通过法定程序及时把培养成熟的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真正实现村级后备干部“选得出、融得进、留得下、干得好”。截至目前,共有11名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5名优秀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2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祁拉旦 县委组织部)


来 源:刚察组工

总监制:杨德霖

转 载: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人: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