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正确政绩观 做人民好公仆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日 消息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新征程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政绩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政、干事、作为,进而取得实实在在业绩的直观体现。政绩观正确与否反映出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对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选调生来说,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负人民重托,创造无愧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崭新业绩。

在提升政治能力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首要前提,如何对待政治上的是与非,直接考验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量化正向考察和反向考察指标,将政治素质考察贯穿干部日常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坚持以政治观是否合格来衡量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切实引导党员干部在提升政治能力中树立正确政绩观。

在践行党的宗旨中树立正确政绩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共产党员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作为一名选调生,更要在亲身体验民生中增进感情,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赢得群众的尊重,支持和信任,要全面客观评判干部政绩,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干部的正衣镜,政绩的度量衡。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践行党的宗旨中树立正确政绩观。只有精准把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才能不断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只有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进一步增强党心民心的凝聚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行稳致远。

在加强作风养成中树立正确政绩观。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党员干部的作风,检验的是党性,展示的形象决定着政绩的成色,要秉持务实作风,谋划工作,注重实际、讲求时效,干事创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当务之急坚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切切实实让老百姓享有获得感,同时把那些积极担当作为的干部发现、使用起来,让实干者吃香、让有为者有位,引导干部在加强作风养成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及青年选调生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后期工作中,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负人民重托,一份热,发一份光,让青春及热血在人民群众中绽放绚烂之花。(贺婷,2023年选调生,刚察县哈尔盖镇察拉村村主任助理)